首页 -> 2004年第10期


2004年高考语文新考点——对联漫谈

作者:陈 欣




  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全国卷,2004年共有十几套高考语文试卷。耐人寻味的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时,几份全国卷和福建卷、广东卷、浙江卷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联试题,题目都是给出上联,要求对下联。恢复高考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试题。这道试题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优点,是对历年来仿写试题的革新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是独特的汉语语言形式,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对对子是中国传统语文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启蒙课。在风景名胜之处、亭台楼阁之上,常有名人的题咏;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时,人们都要贴上对联以寄托情意。对联试题既能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基本功,又贴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
  其实,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考对联早已有之。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邀陈寅恪先生代拟人学试题。陈先生拟了一道对子题,上联为:“孙行者”。考卷一出,舆论大哗,都以为对子一类乃老式文人玩艺儿,绝不应在倡导白话文的时候,作为清华等新式学堂选拔学生的考题。面对指责、非议,陈寅恪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文章公开答辩。其中有这么一段:“寅恪连岁校阅清华大学入学国文试卷,感触至多。据积年经验所得,以为今后国文试题,应与前此异其旨趣,即求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以之测验程度,始能于阅卷定分之时有所依据,几可使应试者无甚侥幸,阅卷者良心上不致受特别痛苦,而时间精力俱可节省……此方法即为对对子。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兹略分四条,说明于下:(甲)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故可藉之以选拔高才之士也。”
  陈寅恪先生这番分析道出了对对子这种“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的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基本功方面的作用。据说,当时只有一名考生对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都是虚词。
  要对好对联,首先要掌握好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由上联(也叫上句或出句)和下联(也叫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成。对联的基本特征是: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以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由于古今读音的差异,平仄的要求已难达到,现在的对联对平仄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3.词性、结构相对,位置相同。一般要做到“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而且在结构上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等,以求对应。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对联尤重对仗,若上下句无对仗处,并不能视作对联。所谓“对仗”,原指仪仗之相对,后借指语词之相对。对联分宽对和严对,宽对对词性平仄不作太严的要求。对联又可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方式:
  1.正对
  正对,也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一致,它们互相关联,互为补充。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具有“一面性”的特点。
  2.反对
  反对,即上下联两个句子含义相反或相对,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边的这副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串对,也叫流水对,即上下联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连贯而下。比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
  从用途上来分,对联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等。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来拟写对联。比如2004年的全国高考卷试题,对联试题提醒是拟春联,那么拟写的下联就必须符合春联特点,语言之中要体现春节喜庆吉祥的气氛。
  此外,张挂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好的横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认真分析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出现的对联试题,其实是对历年来仿写题目的革新发展,同一般的仿写题相比,增加了对对联知识的应用考查。而且,在高考试题中,对“对对子”的要求也较宽泛,以宽对为主,有时平仄也可不论。因此,只要掌握好以上对联的知识,适当加以练习,一定能对出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对联。
  
  附: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对联试题
  全国卷Ⅰ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题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全国卷Ⅱ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爆竹声声脆,__________________。
  满园春色好,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题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全国卷Ⅲ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______________。
  科学能致富,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题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全国卷Ⅳ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代园丁乐,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题 例:①家家气象新②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福建卷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广东卷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
  
  浙江卷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才识贯中西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