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2005年高考古诗文阅读鉴赏题的备考方略

作者:曹 阳




  古诗文阅读在高考中有几个“最”:第一,与总分相关系数最大。第二,最能表现文学素养。第三,最能表现个性特征。还有,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语文学习中文学色彩最为浓郁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能力要求最为高难、选拔区分最为明显的一类命题。题量虽然不大,分值虽然不多,但“含金量”很高。
  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趋向是:
  1.重视通过“以小见大”来考查鉴赏能力。
  2.重视通过分析来展示思维、鉴赏过程。
  3.答案给表现个性特征以更大的余地。
  高考诗歌欣赏题越来越体现出诗歌鉴赏的本色,过去那种小儿科式的诗歌鉴赏考查题已难觅踪影,高考诗歌鉴赏题已趋成熟。今后的发展趋势可以用八个字来加以概括,那就是“层级、张力、个性、分析”。前两个词是针对试题特点说的,后两个词是就考查内容或是说对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而说的。我们的诗歌鉴赏训练也应相应调整着力点,在以往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加大训练的力度。
  先说“层级”。所谓“层级”,是说试题的考查点之间不但有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彼此间有层进关系。如果一道题里有两问的话,那么前面一问和后面的一问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似乎互不相干,而是紧密相连,前面的解答往往是后面解答的前提或基础,后面的解答也往往是前面解答的跃进或深入。
  以2004年高考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两问之间的层级性很明显:第一问首先要我们弄清描写的是怎样的春意,第二问需要通过一个“闹”字深入理解眼前的春意到了什么程度。这两问是围绕着同一个问题,二者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前一问的解题是后一问解答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问的解题是前一问解答的深入和展开。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今后高考试题的两问都会如此围绕着同一个问题,但是今后高考的诗歌鉴赏题肯定会凸显两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尤其是凸显两问之间的层级关系。
  由此可见,今后的诗歌鉴赏,要凸显其“整体阅读鉴赏”的特点。
  再说说“张力”。“张力”在这里的意思是“以小见大”。
  以2004年高考全国卷(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看似考查的仅仅是对一个细节的理解,但是有相当大的考查力度,如果把握不住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不住诗的意境,把握不住诗的意趣,是很难答出下面的意思的——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情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的深深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书写。
  由此可见,今后诗歌鉴赏训练,要多做一些“细活”,善于在细微处品出滋味来。
  下面再说说“个性”。
  诗歌鉴赏具有个性特征。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领悟不尽相同。现在的高考允许并鼓励个性化回答。由于文学作品的鉴赏问题常有见仁见智的差别,即使同一首诗,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而可以采用开放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
  对诗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进行赏析,或从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鉴赏,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赏析得恰当,都可以视具体情况给分。
  例如2004年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的试题与评卷标准: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评卷标准:古代有人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而出”,用得极妙;但也有人认为,“闹”不是好字,也不是好事,写良辰美景而用这么一个字,实在没有道理。因此如考生认为“闹”字用得无理,只要言之成理,且文字通顺,也可酌情给分。
  最后说说“分析”。
  分析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就是自己鉴赏能力的展现。
  答题忌讳“贴标签式”。例如:仅仅写上四个字———情景交融,不给分。过去或许还可以猜一猜,现在是真刀实枪。过去做选择题时不要求展示思维的过程,现在不展示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的作答就是思维过程的展现。过去自己“心知肚明”即可作答,现在还要让别人明白,也就是必须把自己知道的明明白白表达出来,让别人也知道,也信服,这就不容易了。过去只要一个最后结论,现在则把观点和阐述分开来,仅仅观点对,阐述不出来或阐述不对照样扣分。这是真真切切、货真价实的鉴赏了。
  综上所述,今后古诗鉴赏的训练力度需要加大,训练要避免粗放式,多在细微处下工夫。不但要训练对诗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还要训练把自己的理解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下面说说古文阅读试题的考查趋势:
  1.选材注重记述人物。例如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的《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全国卷(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的《后汉书·孟尝传》、北京卷的《隋书·循吏传》、江苏卷的《宋史·徐绩传》、广东卷的《孔子家语·颜回》、福建卷的《申屠嘉》、浙江卷的《许逖》、湖北卷的《资治通鉴·唐纪》、天津卷的《三国志·魏书·曹彰传》、重庆卷的《新唐书·列传·忠义》、辽宁卷的《北史·王罴列传》。
  由此可见,今后应该进一步培养整体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肢,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原来没弄懂的地方就变得比较好懂了。如果碰到比较难的文段,就要反复这样“串”几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有些同学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应该知道,所选文言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第二遍看不大懂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善于借助其他因素。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形训)和邻里相推(同训和反训),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等等。
  2.考查点进一步接近教材。
  以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和北京卷所考实词为例来说:
  “凶、白、诺、箧、除、市”都是教材出现过的。
  以两份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和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所考虚词为例:
  “而、因、为、以、遂”(其中“因、而、以”是两套卷子都有的),也都是课本中常出现的。
  由此可见,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今后这一部分的训练要更加重视课内文本尤其是基本篇目。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基本由一个实词题、一个虚词题、一个选择题和一个分析理解题组成。全国新课标卷和北京卷等都是如此。
  就拿选择题来说,构拟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准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加进一两处明显的错处让考生识别。例如“无中生有”等等。
  例如2004年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中的第14题C项:“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错在无中生有。
  再如2004年全国卷(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第14题D项:“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推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属于无中生有。
  由此可见,古文部分的训练也要重视解题路数的训练,虽然这种技巧性的东西不是训练的主项,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在做文言文练习时,要注意多积累考试经验。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