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比照赏读 其妙多多

作者:白利山




  在学习中,尝试进行比照赏读,获益匪浅。比如,可以拿鲁迅的《狂人日记》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进行比照,还可以拿曹禺的《雷雨》和易卜生的《群鬼》进行比照,还可以把《氓》、《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祝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婉贞》等篇目放在一起进行比照赏析。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有个前提,你必须找一个相关的比照点,才能体会到这种做法的好处。本文试对《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进行比照赏读,谈谈这种做法的优点。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得雄浑壮阔、辞采飞扬,是千古吟诵的不朽名篇。三篇文章均采用了秦统一前或秦统一后的有关事实,其中前两篇是以事实为根据发议论的评论文体,而后者虽然形式上、体裁上不同,但究其实质,也是以事实为根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把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照阅读,会大有裨益,笔者总结自身体会,发现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三文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妙处之一在于采取的历史时段,大体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06年期间。此时,中国正处于由分裂到统一再到混战,直至统一的动荡之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之始,这段史实,不仅历史地位重要,认识价值也颇高。换句话说,战国秦汉时期,正是由中国各种学说流派、各种文化风格的百家争鸣到法家的短暂统一,再到儒家思想的渐统天下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正统思想占了上风,这种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文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从政意识,因此,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以秦统一以前或秦统一以后的史实为依据,来论证当朝治国的得失,就显得很有力量,且不谋而合了。
  妙处之二在于各有侧重,各有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依据三位作者所处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写出的文章采用的史实又细分如下:《过秦论》采用战国时期秦国的逐步发展壮大直到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史实,写来威势迅猛,浩浩汤汤,一路而下,大有奔泻千里之势,及至写到秦之暴烈,乃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灭亡之速,又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让人心生深切痛心之感。由此来规劝当时帝王,建国何难,失国何易,根源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归结到儒家所倡导的“仁”之上。此文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不愧出自文章大家之手笔。
  《六国论》与《过秦论》比较,又有独到之处,在于依据的事实和分析的角度不同。落笔于六国破灭的事实,归结为“弊在赂秦”,因“赂秦而力亏”,至于丧国,不赂者因受赂者的连累也至于丧国,而秦最终得以统一。站在这个角度陈述规劝之意,嘱咐当政者以六国破灭作为戒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就是作者所说出的肺腑之言。其言凿凿,其情切切,针砭时弊,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本文实在是一篇精妙的微型史论,篇幅虽短,其意无穷。
  《阿房宫赋》采用了赋体。赋虽然界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却兼有诗歌的韵味,散文的情趣。此文运用史实为秦之宏大建筑阿房宫遭火焚一段,细细品味,却是贾谊《过秦论》所叙秦始皇“威震四海”之势的续延,奈何其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愿望仅是昙花一现。杜牧指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这难道不是《过秦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吗?与《过秦论》比较起来,《阿房宫赋》体裁不同,所取角度不尽一致,但时段又大体相同。若把《过秦论》一文比作奔流东去的浩浩之水,那么《阿房宫赋》就是一盘精美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了。
  妙处之三在于三文都在分析史实、论述时政之时,表规劝讽谏之意于当政者。贾谊告诫当政者:“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讽喻当政者:勿起宫室广声色,如果像秦始皇一样的荒淫奢侈,必自取灭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苏洵劝北宋统治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三人所述规劝讽谏之意都以分析秦国的有关史实为根据,话出有根,言表有据,确有独到之处。
  如此看来,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照阅读、分析,得到的收获既多,印象还深刻,既能领会其中的基本知识,又能深悟议论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写作要领。如此学习,要比单纯地分别学习这三篇课文所达到的效果好多了。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说,在对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有意识地采用比照阅读,既能了解文章之间的共通之处,把握作者写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内在感情,同时对写作也会有深刻的启发。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