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小议律诗的结构和用典

作者:边英华




  随着高考语文试题的不断改革,诗歌鉴赏类的题目对考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考试难度,演变成主观表述题这样一种固定形式。近几年高考所考察的诗歌体裁以绝句为主,而且有由绝句转向律诗的倾向。所以掌握律诗的结构、用典等方面的特点,对我们分析诗歌、应对高考将大有裨益。
  首先,理解律诗结构的特点。
  律诗共由四联组成,但这四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律诗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中间二联,一般是对偶工整的句子,再加上好的首联和一个精彩的结尾,三部分互相照应和搭配,高低曲折,变化多姿,才能构成一首好诗。
  中间二联是律诗的主体,是指艺术形式上的主体,却不一定是思想内容的主要部分。律诗思想内容表达的主要部分在第一联和第四联,第一联和第四联连接起来,可以基本上表达出全诗的思想。中间二联不会给思想内容增加什么,所以律诗的中间二联,只是思想内容的修饰部分。
  明白了律诗的这一规律,对我们做诗歌鉴赏题就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在判断律诗的思想内容时,就可以先略去中间二联,直接把第一联和第四联连接起来读,可以基本上得出这首律诗的主题思想。以温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为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我们可以把它浓缩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其真切反映封建社会里旅人由旅途荒山早行景象引起思念故乡、旅外艰辛的思想内容,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其次,是诗歌中的用典。诗歌中的典故有“惜墨如金,寓万于一”的作用。在诗歌中大量使用典故,是唐代开始的事情,在此之前的诗歌很少用典。高考中出现的古典诗歌,以唐宋两代为主,这时期的大部分诗人恰好爱用典故,所以我们对诗歌中的典故就应特别注意了。
  如何判断是否用典,如何分析典故的作用呢?典故一般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地点相关,如果诗中出现了人名和地名,一般就是用典;典故是对历史故事的浓缩,往往用精炼的字句表示,许多时候表示典故的字句与常见的词语不同,显得突出,这时候就有可能是用典故了。典故一般出现在律诗的中间两联,有时也出现在尾联,出现在首联的时候极少。诗歌里有一类叫怀古诗,思想内容以歌咏历史事件、借古讽今为主,这类诗歌的主要手法就是用典。所以,如果是一首怀古诗,就要注意,它最主要的修辞手段就是用典。
  用典的作用是为了强化主题,拓展诗歌的联想空间,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和诗用典的作用是一致的),这首词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就是通过三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第一个是曾两次率军北伐并一举平定叛乱,灭晋建宋(南朝宋)的刘裕(宋武帝)的故事。词中概括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以表明百姓们和作者对北伐收复中原的热切期望,暗含对南宋统治者抗金不力、不想收复失地这一情况的不满情绪。第二个是刘裕之子刘义隆(宋文帝)仓促北伐、大败而归的故事。词中概括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这是汉霍去病北击匈奴,迫至狼居胥山,祭山而归的故事,典中套典),赢得仓皇北顾”,借以表示不赞成当权者的仓促北伐。最后用廉颇的故事(廉颇一心为国,为使赵王重新任用自己,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矢”,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典故的使用有两种,即正用和反用。正用就是典故的含义与诗歌的主旨一致;反用就是典故的含义与诗歌的主旨相反,从反面来说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是对仗的一联诗句,一般上联用典,那么下联也会用典。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上下联所用典故的意义相同,一是上下联所用典故的意义相反。这种情况下,只要了解了其中一个典故的意义,即使不知道另外一个的意义,也可以类推而知了。
  掌握了律诗结构的特点和用典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分析律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