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十”的五天经历

作者:吉林考生




  前言:
  宋体字“十”不论正看、侧看、颠倒看都端端正正的。它不甘于此,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位置。即使是身心发生变化,只要能体现更大人生价值就行。于是才有了五天的经历……
  
  第一天——只想上爬
  
  “欲体现伟大价值,就要高人一等。”“十”这样想着,开始了它的第一天的行程。它先来到“又”的头上成为“支”。“‘支持’、‘支援’,这个‘支’没什么意思。”它不屑于“又”上,便找到了“口”,爬上去一下子成了“古”。“‘古’有什么好?‘古旧’、‘古板’——过时了的,一点儿也不新潮,我还是走吧……”
  
  第二天——委身低下
  
  “十”汲取头一天的教训,它委下身来,想找个低下的位置。它来到“曰”下成为“早”,仍觉得“早”也不够完好:虽有“清早、早晨”的意义,但也含有“古”那个“早先、过去”的意味。它又来到“ノ”下,立即成为身值百倍的“千”。这回它乐了:原来委身低下也并非不好!
  
  第三天——敢于当先
  
  “上下位置都体验了,前边怎么样?”“十”又开始了它的人生探索:它先后找到了“办”和“尃”。“兄弟,我当你们的前锋如何?”“那当然好了。”“办”和“尃”异口同声地说。于是它成了“协”和“博”。“‘协作’就能‘广博’,达到‘博大’,当先锋还真不错,明天再做后卫试试。”它自言自语道。
  
  第四天——处在后边
  
  这一天“十”走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自己堪为后卫的字。接近中午,它又遇到了“口”,“怎么又是你?前天我爬到你头上成了‘古董’,但并不好。”“你可以跟在我身后啊,当个映衬花的‘叶’不是很好吗?”“是嘛,那我就试试做个‘叶’。”可它成为“叶”后心又不甘:“老是跟在后边,总没有处于前面或中心好啊!”
  
  第五天——甘心居中
  
  “十”悄悄地离开“口”,想找个居中心的位置,可花去大半天时间仍没结果,直到黄昏才又遇到“口”。“口”知道它的心思,就说:“来吧,不愿在身后,就走进我的心中,成为‘田园’的‘田’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啊!”“好!那就让我成为‘田园’的一部分吧!”说着“十”进入了“口”中。
  后记:
  “十”进入“口”中再也没有出来。因为它从几天的经历中悟出这样的道理:不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只有努力进行心田耕耘的人,其生命的绿树,才能绽放出价值的红花。
  
  [简评]
  本文所以能脱颖而出获得高分,主要在于“三新”:
  一、体裁上的创新。近几年高考作文,虽然不乏用寓言文体写作的篇章,但出类拔萃者毕竟百里挑一,并不多见。小作者深谙寓言要编写故事、体现教育意义的文体特点,借助对“十”字五天寻找不同位置,从而体现不同价值的过程的描述,很好地表现出“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这比一般性论证、分析更具有创新意识,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二、结构上的创新。高考文写“题记”的不乏其人,但写“前言”、“后记”者却少之又少。文章的“前言”提摄下文,“后记”点睛明旨,中间的五个小标题既体现着人物行动时间的延续,又标示着本段的基本内容。如此建筑般的结构、图画式的布局,条分缕析地显示着文章的层次,清新醒目,过目难忘,阅卷老师见了自然会喜欢。
  三、选材上的创新。如果说大千世界是作文的素材库,那么高考作文当然离不开生活的积累。但很多考生视野狭窄,所选材料不是“老掉牙”的人云亦云,就是“三点一线”的课堂、教室、宿舍。本文作者基于10多年“与文字打交道”的生活积淀,选择“汉字行走找位置”这一非常题材并演绎成文,自然会令读者感到奇妙别致,耳目一新。
   (吉林 张国学)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