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浅谈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

作者:翟凤举




  面对2005年全国卷Ⅰ语文高考试题,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惴惴不安的心绪。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命题思路更突出能力考查
  
  1.需要识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比较近两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除辨认字形、默写外,几乎再没有考查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虽然《考纲》对文学常识有明确要求,但试题未涉及。默写试题虽然增加了一分,但难度相对降低,且可供考生选择的余地较大,考生容易得分。综观全卷,大阅读中的多项选择题,也替换为主观问答题,客观题减少的分数基本被分配到主观题中。
  2.试题赋分适当调整。为了尽量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导向,以及考生盲目作答、侥幸取胜的不良倾向,今年客观题赋分大幅度减少。文言文翻译也由原来的8分提高到10分,突出了理解、翻译能力。小阅读的选择题由四个减少为三个,二卷大阅读由18分增加到22分,被人们称为自留地或小片荒的第六大题也增加了3分的分值。
  3.作文审题难度加大。今年作文形式仍为材料加话题,但命题的意图不甚明显,需要考生透过材料表面,深层挖掘其内在含义。材料中,人们问玻尔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于是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不解。其实,这正是他的经验之谈和成功秘诀。它的潜在意义是,要想追求真理,要想事业上取得成功,就不要怕失去师道尊严,就要摒弃阻挡在前进道路上的虚荣心。因为不被浮名所累,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在谦卑中奋进,才能由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个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这句话,不仅演绎了一个成功者的奋斗轨迹,也包含着一个哲学命题,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结果,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对个人来讲似乎是偶然,一千个成功者,就可能有一千个成功的答案,但总有内因在发挥着决定作用。就像《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一样,当他屡次故意犯罪未遂,终于站在教堂前幡然省悟,良心发现,想重新做人之际,却锒铛被捕。对于读者来讲,苏比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外,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在规定的时间里,考生要精细地思辨和清晰地构思,确非易事。即使审题任务顺利完成,选材又会成为棘手的问题。写记叙文,需要精心安排诸如逆转、突变等故事情节;写议论文,所需的典型材料,又很难在短时间内选取。因此说,今年的作文试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虚构套写的现象,但可能会使胡编乱造的文风再度升温。
  
  二、题型设计更具有灵活性
  
  试题力求测试考生的能力技巧和知识水准。今年语文试题的题型变化,主要体现在第六大题。18题要求考生提取主要信息,选出四个关键词,但实质上仍是概括能力考查的变型。一般情况下,压缩语段的主要内容往往是由一些关键词和中心句表现出来。试题虽说要求抽取关键词,其实难度不小。如果考生不把握“什么事情需要做”、“该项工作的困难是什么”等基本内容,就很难准确作答。可见,此题既增加了阅卷的客观公正性,又考查了考生捕捉、筛选、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19题实际上是将拟写公益广告词转变为主题班会的形式,且题干指定:“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这实际又考查了考生对修辞中“宽对”的运用。班会主题是“远离毒品”,还考查了考生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创意技巧。试题既有相对的答题空间,又有较高难度的限定条件。这就是要求考生“戴着镣铐跳舞”,在有限的天地尽显风采。
  
  三、语文表述更体现实用性
  
  今年第3、4题均为病句修改:一是语法错误,一是逻辑毛病,都是学生平时语言表达上最突出的问题。试题集中考查了这一通病,显然是警示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上做到准确、严密、规范。20题实际上杀了一个回马枪,早在1992年、1995年就已频频出现类似的试题,可能是让人们重新对语言实际运用加以重视。语文,说到底,根本就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运用的途径不外是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语言灵活,可在不同的场合转换为语气、称谓、结构不同而内容相同的语言形式。书面语就实用文而言,更求严密。总之,语言最富有变化性,也最讲科学性,根据此题的指令要求,是将口语化的叙述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它名为请柬,实际上考查了考生的多种能力:①请柬的格式要求。②口语转换为书面语。③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即除了彼此称谓、敬语要温文尔雅外,还要在限定的字数内说明具体的时间、地点、邀请缘由。这就需要考生全面思考,规范用语,谨慎作答。如果考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可能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同时,此题也向高中师生发出一个信号:高考复习题要瞻前,也要顾后。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即使评价极高的漂亮题型也不能长期独领风骚,它仅对试卷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起作用。新瓶子装陈酿或者演员换新头,也不能不算是一种好的命题形式。继承发展,推陈出新,永远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
  
  四、阅读鉴赏更重视自主体验的客观性
  
  自主体验,即在阅读过程中,考生对材料的情与理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平时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活跃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同理,在考场上,也需要我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对材料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获得与考题相应的信息和体验。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学养不同,对相同材料理解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高考又必须统一标准,公平竞争,需要在考生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命题,即必须找到考生对材料的一致认识和契合客观公正性的要素。特别是对一些蕴含着丰富意义和复杂情感的材料,命题更应避免理解的分歧出现。今年高考的诗歌鉴赏设题,更符合这一命题特点。12题(1)问的客观规定性毋庸置疑。(2)问从景与情的关系设问。众所周知,由景生情,情随景移,这是作诗的常理。诗中的绿草、涧水、芳树、鸟啼,都是诗人的所见所闻,而且是典型的由一句一画组成的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的全景画面的结构形式。至于作者寄情于景,看似平静,其实显露出凄凉、寂寞的心境,考生完全可以从“花自落”、“鸟空鸣”这些被赋予特定含义的字词中揣摩出来。再如17题。(1)题虽然仅一问,但包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即因为什么作者才“深感满意”。“因为”的问题容易解决,“所以”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作者由花及人,之所以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生命”,是因为像这群孩子一样的春天,“烂漫、骄奢、光艳”。只要考生调整好思路,很容易从原文中找到答案。(2)问似乎考查“遗憾”的指代内容,其实是问“遗憾”的原因。只要找到有效的阅读区间,从该句的上文可看到明晰的提示,该句的下文又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为此作了注释。这样,“遗憾”的原因不言自明,倘若再将定向的思维向前伸展,答案更显露无遗。由此可见,虽说是主观题,但客观要求十分严格。而为了保证试题答案的统一性,准确筛选、深刻理解重要词语及句子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