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立足文本 借助技巧 夯实过程 科学作答
作者:李文学
从各省自主命题的情况来看,试卷也基本上在加大阅读考查力度的路子上推进改革。
现代文阅读,本来就是考生头疼的一个大题——耗时长,得分低,再加上考试紧张等因素,同学们难免在慌乱中读不透,读不懂,匆匆作答。就是在平时备考中,很多同学由于畏难而没有潜心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和答题习惯。由于在平时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模式,考场上自然乱撞一通,只能跟着感觉走,到哪儿算哪儿。
其实,读懂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理解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同一个人对于不同时间、不同载体上的文章的阅读,效果也会不一样。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阅读经验。你平时在报纸、杂志上读到的一篇文章跟在练习课上从试卷中读到的第五大题的文章相比,哪个印象更深呢?回答往往是前者。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束缚的阅读,会给你很大的想象空间,使你能够立足文本,按自己兴趣取舍文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揣摩作者的意图,研究文章的谋篇布局,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而试卷上的文章尽管很美,但由于文章后的四道题目等着你去解答,你可能会急功近利,为了完成明确的任务而读文。这种情况下,与题目“无关”的信息,可能就要被忽略、放弃。没有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浅尝辄止,断章取义,往往就要影响题目的作答。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良的阅读心态——不管题目回答的准确度如何,对文章绝对没有一个整体印象,没有达到欣赏的高度。
真正好的阅读方法,应是在单位时间内把欣赏报纸、杂志文章的轻松心态同阅读试卷文章的专注心态结合起来,在读懂、读透文章的前提下,借助自己储备的知识和技巧,准确作出答案。同学们可能认为对“无关”答题的信息的关注会浪费精力,延长做题时间。其实,只要养成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和模式,经常训练运用,是能保证正常的答题时间的。只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夯实每一步,练熟每一个环节,到考场上自然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下面,借助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来总结一下文章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学会迅速抓住关键词句,归纳段意或层意。所谓关键词句,一般是指代表作者情感、意愿等主观倾向的词句,或者是指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词句,或者是具有多重含义的词句,或者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关键句还可以是段首、段末的总提、总结句,语言单位之间的过渡句,揭示文章或段落主旨的中心句等。考生可以把这些词句标示出来,这样非常有利于整体感知文章,而这一习惯需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熟练养成。对于归纳段意、层意,我的观点是不必多么精确,甚至层次划分也不必多么精确,只要便于自己整体感知文章就行。
例如,对于《一日的春光》,前三自然段(第一层)要注意的是“吞咽”的比喻义,“春天来的特别地晚”,“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如此”等词句。该层主要意思是春天刚来就走了,由此想到,天下的事情都像这春天一样刚出现不久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第4、5、6段可划为一层。“显得特别地长”,不是冬天真的加长了,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4段和第15段),它们被冬掩盖了,作者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能远么”,说明“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就是春天的特点。“然而”一词的转折性要注意,作者的信念趋于毁灭,冬天的行列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冰软”春来,当夜又被北风吹散;“柳梢嫩黄”预示春来,当天下午就被“冷雨”、“严冬”代替。这两种情状有共同之处:春刚来,就没了(走了)。作者不由得发出“我不信了春天”的感慨。
第7、8段是第三层。赏杏花,看到的不是“残花败蕊”,就是“盛开中气力已尽”。归途中故作坦然,实际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对这种厌恶、怨恨的描述,文中出现了三次,第17段和第19段各出现一次)”,再次引发作者“我不信了春天”的感慨。
以上三层可以合起来算一大部分。强烈的盼春之情没有满足,对春天有些失望。读透之后,就可以较准确地解答第14、15题了。
第9至19段可划分为一层,或称作文章的另一大部分。写4月30日在海棠的身上看到了“一日的春光”。
其次,要储备一些有关文章艺术手法的概念术语,并能准确地在文章中分析落实。这包括:1.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具体还包括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等;描写方法——白描、细描以及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方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2.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扬抑、含蓄等。3.结构技巧。开头结尾(开门见山、总提下文、总领全篇、总结上文、卒章显志)、过渡照应(承上启下、呼应上文)、设置悬念、起承转合、烘托铺垫等。4.修辞方法。同学们脑海里要经常装着这些知识,最好能有相关例文帮助理解。
《一日的春光》中包含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前半部分(第1~8段)盼春的急切,见不到春的失落,与后半部分(第9~19段)一日赏春的满足显然具有很大的反差,用抑扬、褒贬、对比、衬托、铺垫等手法都可以解释前后两部分的安排。由此,第15题第二问便有了着落。
在写对海棠花的喜爱时,也用了对比的手法:东坡“恨无香”的态度与“我”“宁可无香”的态度;“我”对有香的花与无香的花的态度,均算鲜明的对比。同时,作者也用了典型的联想手法:看到海棠“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便自然地联想到幼稚园孩子放学的情景。因为二者有相似之处,幼稚园门口的一大群 “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让“我”喜爱,树上开出的海棠花自然也就有“快乐、活泼、力量、生命”的特点,同样让我喜爱,这不就是第16题的答案吗?
最后一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之后言归于好时的情景。孩子撅着嘴说的话的意思是,你让我对咱俩的和好等得太久了。第17题第二问的答案在理解此比喻后,便迎刃而解了。一日的春光之所以让“我”满足,从本句后可以找出答案,即不再对春怨恨憎嫌。其中关注关键词在文中的三次出现,是解决该题的捷径。第一处(8段)对春有“七分憎嫌”;第二处(17段)“对于春的憎嫌”“消失”了;第三处(19段)“不再怨恨憎嫌”。这难道不是对“一日的春光”满足的原因吗?
综合以上分析,现代文阅读必须在平时练成一套熟练的阅读模式。具体方法是:注重夯实过程,将艺术技巧方面的知识搞清吃透,不断地在阅读中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题训练时,要立足文章本身,观照整个文章与关注局部内容相结合,在吃透主旨的前提下,逐题分析,借助文章关键信息,合理组织语言,科学地做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