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作者:孔祥艳




  鹫岭郁岧峣,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作者简介: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约生于公元656年,卒于712年。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媚附张易之,当上宫廷侍臣。张易之被杀,坐罪泷州(今广东新兴县西)参军。逃归洛阳后,又依附武三思,做了修文馆学士。因受贿,又被贬为越州长史,睿宗登基,将他流放钦州,玄宗时赐死。
  他的诗多为应制之作,在思想内容方面没什么可取之处,但在艺术上却称得上初唐名家,与沈佺期并驾齐驱,时称“沈宋”,五言诗写得精丽缜密,颇有可取之处,《灵隐寺》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灵隐寺简介:灵隐寺在今杭州市,是西湖胜景之一。据《淳祐临安志》记载,在东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看到杭州西湖西北的武林山,惊叹道:“此天竺(古印度)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了灵隐寺,从此以寺名山,所以武林山又名灵隐山,这山岭就被称作飞来峰。
  历来歌咏灵隐寺的篇章很多,宋之问的这首诗是写得较早而又很有名的。下面先从整体把握:
  这首诗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是诗的主体,总写诗的背景、氛围,将灵隐寺烘托渲染得有如仙境;七至十句写自己的游踪,似乎回到了凡尘,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最后四句写自己的感想,想象自己游览佛教发源地天台山的情景,再度掀起一次诗的高潮。作者的文思波澜起伏,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像绘画一样,有主体,有旁衬,有烘托,描绘了一幅绝妙的佛寺胜景,令人不能不神往。
   下面进行微观探究:
  “鹫(jiù)岭郁岧峣(tiáo yáo),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相传因山头形如鹫鸟头,山中又多鹫鸟而得名,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足见其高耸而又具有葱茏之美。龙宫,即龙王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到此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净”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无斧凿痕迹,运用自然,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以“郁”、“锁”相衬托,尤见其空灵清净,不愧是佛界胜境。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是本诗的名句。它以对仗工稳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好评。有人会问:“沧海日”和“浙江潮”全非灵隐寺本身,何以成了写灵隐寺的佳句呢?是的,一处名胜佳境,常常并不局限于它本身的景色之秀,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入胜境而观佳处。这正如登鹳鹊楼而“欲穷千里目”;登岳阳楼而“全在洞庭一湖”;也正如登泰山而不限于观泰山之雄奇,还在于“登泰山而观沧海”、“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既像绘画一样,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加深拓宽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又像音乐一样,有了管弦丝竹的配合,也就突出了主旋律,丰富了音乐给人的感受。这两句和前两句相配合,一为清嘉,一为壮观,从而更显示了灵隐风光的非凡。据说,这两句一创作出来,便被竞相传抄。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金秋送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而降,据说那是从月宫中飘落下来的桂子。白居易《忆江南》中就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的诗句。天香,指寺中敬神礼佛之香的奇异。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给这个佛教胜地蒙上了一层人杰地灵、天人相通的空灵神秘色彩。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实际上这是一笔两写,它也隐示了灵隐山一带的色香宜人。柳永的《望海潮》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赞语,同样也是“用事”与写实相兼。
  以上六句,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神奇迷人的灵隐寺胜景。它像一座宏伟的大厦,自有其气宇轩昂之处,却又少了些小桥流水的幽雅野趣。诗人似乎也和我们有同感,故而在后半部分又叙写了另一番情景。
  “扪(mén)萝登塔远,刳(kū)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诗人游览了灵隐寺,描绘了它奇妙、壮丽的景色,然后又怀着极大的兴趣在灵隐山一带寻幽搜胜。他时而攀援藤萝;时而登塔远望;时而在偏幽处探寻名泉。在这晚秋时节,那临霜愈艳的山花和冰轻不凋的红叶,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只有在这里,诗人才仿佛找到了自己。这里足见其兴致勃勃、登山游览之状。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番在灵隐山上寻幽览胜,是如此赏心悦目,不正可以涤荡我胸的尘世烦恼吗?想到此,诗人不禁游兴勃发,人在此胜境又思彼胜境。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待入”二字,说明诗人此时身在灵隐,心却向往天台山。因为那也是佛教胜地,一旦登临,定然更可以“搜对涤烦嚣”吧。故而未登天台,已有“看余度石桥”的得意与忘情,读之令人神往,添人情趣,让我们感到诗虽结束,而诗人的游兴正浓。全诗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踪图结束全篇,不但给人以艺术表达上的新鲜感,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巧妙地烘托了全诗所歌咏的灵隐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