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六法(下)

作者:王晶姝




  三、理句式
  
  如果说“找动词”能帮助读者快速扫清理解文字上的障碍,那么“理句式”则能帮助读者解决句式难通的问题。
  在动词的使用上古诗和古文有相同之处,但在句式问题上古诗和古文有很大差别。古文的特殊句式有自己的使用规律,古诗却没有,这是中国古诗的特点决定的。为了符合押韵、对仗、节奏、平仄等要求,诗人有时要打破正常的语言顺序,新顺序并不遵循古汉语特殊句式的规律,这就产生了令读者费解的变式句。它是理解诗歌的又一障碍,必须把它整理成正常的句式,才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例9:变式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白居易)
  常式句去来江口守空船,月明绕船江水寒。
  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不梳理成正常语序也不太影响理解。下面这几例则不同。
  例1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例1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故国神游,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例12: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遥望天门五侯家。
  这是句中词序颠倒的类型,这几个句子如果不梳理成正常句式,那么便难以准确把握动词的施动者,从而产生将受动者变成施动者、主客关系颠倒的后果,给正确理解诗文造成障碍。
  例1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例1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携来百侣曾游。
  例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李颀)
   昨夜微霜初渡河,朝闻游子唱离歌。
  这是句序颠倒的类型,如果不还原,则更难理解,甚至曲解。
  怎样判断以上这些非正常语序呢?根据逻辑关系,联系上下文。主张抗金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怀古伤今,他赞扬在这里建功立业的孙权,他不可能称自己是英雄,而应该赞扬孙权是英雄;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是有争议的,一方认为是“周瑜笑我”,另一方认为是“苏轼笑自己”,笔者赞同后一种说法;天门指禁城,五侯家自然在禁城,联系前文,应是西飞的海燕遥望天门;“烽火扬州路”发生在“四十三年”前,它们应是“犹记”的对象;“携来百侣曾游”的“曾”表明这一句是下文“忆往昔”的内容之一;“朝”和“昨”的时间顺序应很好理解。
  变式句在古诗中存有一定比例,所以理句式成为扫清理解障碍的一种必需。读者应当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当句子难通时,要试着梳理句式,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
  四、看背景
  研究历史,有“知人论世”一说,理解古诗,何尝不是这样。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去掉这个“合”字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是文学创作的规律。像任何诗作都有其社会基础一样,任何诗作也都有其个体的心理基础。了解诗作的社会基础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广,了解诗作的心理基础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深。
  如果了解王维亦官亦隐的一生,便不难理解《山居秋暝》中的禅宗思想。
  如果了解唐玄宗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误国情,以及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生灵涂炭,就不难理解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极尽讽刺味道。
  如果了解李白、杜甫,那么对《越中览古》的盛衰无常,对《登高》的老病孤愁的理解也不会停留在字面上。
  这就对欣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扫清字句的障碍,而且要填补背景的空白。
  试看温庭筠的《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这首诗在用词、句式方面没有什么难点,标题也简洁明了。然而如果不了解三国,尤其是三国后期,诸葛亮亲自率军伐魏,驻军五丈原,对峙百日病逝军中的背景,要理解这首诗是很难的。而对于一个文学水平不是很高却熟知三国故事的人来讲,理解它就比较容易。因为“屯关右”、“夜半妖星”、“卧龙”、“得鹿”、“象床宝帐”、“谯周”等形象鲜明的词语已在述说着那段令人遗憾叹息的历史。
  背景知识不是朝夕习得的,平时的积累是根本。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在理解古诗时同样有理。
  总之,了解相关的背景越多,对诗作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越准确。
  
  五、想小人
  
  这里的“小人”绝不是“君子”的反义词,读作“小人儿”比较恰当,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
  想小人儿是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的文字信息在头脑中转换成图像信息的过程。这个图像的焦点是人,这个人可以是诗人本人,可以是“我化”的诗人,也可以是任意的人。朱光潜先生在谈到文学的境界时说:“文艺的难事在造境,凡是人物性格事变原委等等都要借境界才能显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它的真实性就在它的融贯整一,它的完善。”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问题是诗人已将“造境”的难事做成,并且做得很好,读者怎样才能充分体验到这个“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呢?——依靠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文学欣赏。和绘画用线条、明暗、色彩等直观的方式不同,文学是以词句来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是直接的。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它是联想和想象的出发点。枯藤、老树、昏鸦,每个词语都是一个意象,一句诗便是有机组合的一组意象。这要求读者有个再造的过程,而再造的工具便是联想和想象。“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一是提取语言载体直接宣示的信息,也就是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事物的表象,并运用再造想象造成新的形象。一是要根据文字的暗示,生成潜在信息,并以此构成意趣高妙的新的艺术境界。”(赵景波《诗美与潜信息》)这便需要欣赏者将潜在的信息化为具体的物象,调动联想和想象,补足诗词留下的空白,形成美丽的流动画面,因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再者,“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只要是根据诗句进行的联想、想象、推理是合理的,都是无可厚非的。
  读“明月松间照”,便要在脑中生成一个“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的画面。这个画面不是孤立的,要联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时空背景,要联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笑貌音容。浣女的模样、服饰、笑声可随欣赏者的意愿去填补。
  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除了要联想到急如星火的快马,还要想到“回眸一笑百媚生”,能让“君王不早朝”的杨贵妃,甚至想到望烽火方一笑,毁掉西周朝的褒姒。
  读“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要跨越时空地想到昔盛今衰的历史感伤。
  想小人儿和找动词应是同步进行的,在找到动词,扫清文字障碍时就应把文字转换成画面,整首诗下来便是一组流动的画面。
  
  六、品感情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