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屠格涅夫与《猎人笔记》
作者:段建军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1843年春,他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到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好评。1847年至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猎人笔记》以进步的思想内容、动人的艺术力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得到俄罗斯进步舆论界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别林斯基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将这部著作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但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沙皇政府,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遣送回原籍流放。在拘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陆续发表了《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前夜》(1860年)、《父与子》(1862年)等长篇小说,使其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他也因此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充满诗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回味。
作品介绍:
《猎人笔记》发表之前,屠格涅夫只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由诗歌驶向散文的一次“试航”。《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随笔的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
《猎人笔记》是一首俄罗斯农民的赞美诗。别林斯基曾对屠格涅夫下了如此的赞语:“从以往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猎人笔记》的角度之所以是全新的,在于他在描写农民不幸命运的同时,以更多的笔墨对俄罗斯农民进行了诗意地描绘,着意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才干、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力量,赞美了他们纯洁、善良的天性。《猎人笔记》的开篇《霍尔和卡里内奇》中的两位主角霍尔和卡里内奇,《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中的卡西扬都是这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纯朴而美好的本性的可爱的农民形象。屠格涅夫善于描写少女形象,在《猎人笔记》中他写了一系列的农家少女,赞美了她们纯洁善良的天性,表现了她们对自由和美好的生活的追求。比如《契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中的吉普赛女郎玛莎,《幽会》中的阿库丽娜,这些动人的农家少女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农民高尚、丰富的精神世界。
《猎人笔记》是一幅俄罗斯地主的讽刺画。如果说充满诗意的农民形象是屠格涅夫从前人未有的或少有的角度给俄罗斯文学带来的新的创造,那么他笔下各种各样的地主的肖像画却是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作家所创造的画卷的延续,大大丰富了果戈理所开创的俄罗斯地主的画廊。这些地主有的凶残暴戾,有的贪婪狡诈,有的无耻放荡,有的伪善阴险。尽管他们声势显赫,但无一不愚蠢、卑劣和空虚。可是这些腐朽、反动的人物却占据着高位,奴役欺压那些无论是在才干方面还是在道德方面都要比他们高得多的农民。屠格涅夫把这些地主与农民对照起来加以描写,其中分明包含有极大的讽刺性和揭露性。
可以说,作为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道路是从《猎人笔记》起程的。
艺术特色:
《猎人笔记》的成功,无疑也取决于它独特的形式。俄罗斯农民的真实美好的形象之所以被描写得这样动人,与“笔记”这种轻便灵活的形式和精炼活泼的语言不无密切关系。屠格涅夫突破了当时流行的“随笔”单纯知识性、娱乐性的格局,自然而然地,甚至看来是漫不经心地把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即农民问题引进了“随笔”这种形式,从而使得他的《猎人笔记》既保留了一般“随笔”那种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包含有严肃的社会问题。屠格涅夫以“数学般精确”的描写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拓展了一般随笔的范围、功能和意义,甚至随笔这一体裁,也因《猎人笔记》的问世而提高了它在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地位。
《猎人笔记》中的自然景色描写充分显示出屠格涅夫卓越的艺术才能。翻开《猎人笔记》,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大自然带着绚丽的色彩和扑鼻的芳香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列夫·托尔斯泰曾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这是他的拿手。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动手,……只要他写上两三笔,自然景物就发出芬芳的气息。”屠格涅夫描绘大自然时,注意表现色彩、音响和气息,讲究层次,表现出作家的观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别林斯基说,屠格涅夫“不仅在自然诗意的外貌上描写它,而且按照他所理解的那样描写它”。这样,作家的主观情感和评价会很自然地感染着读者,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此外,在《猎人笔记》里,大自然画面常常和作品中的一定人物的心理变化或一定的情节发展相关联,这种手法在屠格涅夫后来的中长篇小说里运用得更为广泛。
精彩链接:
大自然作为屠格涅夫的描写对象,在《猎人笔记》中显露出迷人的魅力。甚至我们可以说,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着意描绘也是《猎人笔记》的写作目的之一。如果在《猎人笔记》中抽掉有关大自然的描写,那这部作品的价值和魅力将大打折扣。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猎人笔记》的最后一篇《树林和草原》,这是《猎人笔记》中唯一的一篇没有具体人物和情节,而只有对大自然的热情洋溢的抒写的作品,它可以说是一首用散文写就的抒情诗。屠格涅夫把它作为《猎人笔记》的压卷之作是意味深长的。他也许是在告诉人们,我的《猎人笔记》不光是狩猎的故事,不光是农民和地主的故事,同时也是诗。在《树林和草原》里的大自然美景中,更是洋溢着世世代代在这里劳作和生活的农民的质朴精神。作家以这一篇压卷,又以对春天的赞颂作为结尾,不但突出地表现了大自然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而且似乎在向人们暗示,不合理的违反自然本性的制度终将结束,而象征着美好未来的春天即将到来。
下面我们就节选《树林和草原》开头的几段,相信大家可以对我们介绍的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略窥一斑——
我这些散记也许已经使读者感到厌倦了;赶快请读者放心,保证只限于已发表的一些片段,到此为止;但是在和读者告别的时候,不能不说几句关于打猎的话。
荷枪带狗去打猎,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事;就算您生来就不喜欢打猎,但您总是喜欢大自然的。因此,您不能不羡慕我们这些打猎的……那您就听我说说吧。
比如,您可知道,在春天里,黎明前乘车出猎何等惬意?您走到台阶上……黑灰色的天上有些地方还闪烁着星星;湿润的轻风有时会像细微的波浪一般飘过来;可以听见低沉而隐约的夜的絮语声;一棵棵笼罩在阴影中的树发出轻轻的响声。车毯铺好了,装茶炊的小箱子也放到脚下。两匹拉套的马蜷缩着,打着响鼻,雄赳赳地倒换着四条腿;一对刚刚睡醒的白鹅静悄悄、慢腾腾地穿过大路。篱笆那边,花园里,更夫安静地在打鼾。每一个声音似乎都停在一动不动的空气中,停住不动。您坐上马车;几匹马一齐举步,马车隆隆响起来……您的马车走动了——马车过了教堂,下了坡,往右转弯——从堤上穿过……池塘上刚刚开始起雾。您觉得有点冷,就用大衣领子把脸遮住;渐渐打起瞌睡。马蹄踩到水洼里,发出很响的啪唧声;车夫吹起口哨。但这时您的马车已经走出四五俄里……天边渐渐红了;寒鸦渐渐醒来,很不灵活地在桦树林里来来回回地飞着;麻雀在黑乎乎的麦秸垛旁边吱吱喳喳叫着。空中越来越亮,道路更清楚了,天色越来越明净,云彩越来越白,田野越来越绿了。许多农舍里点起松明,松明发出红红的火光,可以听到大门里面那带有睡意的人语声。这时候朝霞燃烧起来;瞧吧,一条条金黄色光带伸向天空,山谷里升起一团团雾气;云雀嘹亮地歌唱着,黎明前的风吹动了——于是红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来。阳光像急流一般涌来;您的心像鸟儿一般跳跃起来。清新,悦目,可爱!四周都可以看得很远。瞧,那片树林过去是一个村子;再远些是另一个村子,那村子里有一座白色教堂,那山坡上有一片不大的桦树林;再过去是一片沼地,那就是您要去的地方……快点儿,马呀,快点儿!大步往前跑吧!……只有三俄里,不会再多了。太阳很快升起来;天上一点儿云彩也没有了……又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象!一条河蜿蜒伸展有十来俄里,透过朝雾可以隐隐看到蓝蓝的河水;河那边是一片片翠绿的草地;草地过去是一道道慢坡的山冈;远处有凤头麦鸡咯咯叫着在沼地上空盘旋;透过散布在空气中的带水分的阳光,远方的景物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不像夏天那样。胸膛呼吸得多么舒畅,四肢动作多么带劲儿,一个人沉浸在春天清新的气息中,浑身多么矫健!……
(《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著,力冈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