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谋篇布局二法:逆转与追问

作者:严维民




  构思新颖是高考优秀作文的重要要求之一,而谋篇布局则为构思的主体,自然十分重要。笔者结合以“错过”为话题的考场佳作谈谈两种谋篇布局的方法——逆转与追问。
  所谓逆转,即先说一面,然后再说另一面,这另一面与先说的一面是逆向承转的关系。两面或者构成横向对比,或者构成纵向对比。这种逆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种是两者之间以描述、叙事、议论相联系,取其一,或两者、三者兼而用之,为逆转提供铺垫或根据;一种是在逆转之后,或补叙逆转的根据,或议论逆转的缘由,对逆转作逻辑事理上的交代。请看例文:
  
  不再错过
  南通市一考生
  
  一份调查报告:
  诗人:我只记得春天的落英,却忽略了忙碌的蝴蝶;我只留意生命的短暂,但总是错过身边真挚的情感;我的诗歌总写荆棘,却不记得歌颂收获?
  高中生:我忙碌着,努力着,忘我的学习。我取得了一张张奖状,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却抛弃了最珍贵的友谊。
  囚犯:我游戏人生,才错过花样的美好年华;我好吃懒做,才错过劳动致富的大好时机;我知法犯法,让母亲痛心流泪,我是一个罪该万死的不孝之子……
  明星:在舞台上,我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再好的装束也挡不住青春的流逝;在生活中我挥金如土,但这么多的名牌也掩饰不了我内心的匮乏。
  生命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一条条深浅不一的辙痕讲述着悲欢,倾吐着心声……车开过,忙碌的人继续疲于奔命;混沌的人继续享受着他们的“人生旅行”。恐怕只有那些懂得回忆的人才会回过头望望,想一想:这一路走过来,我遇见了多少美景,而我又错过了多少良辰?
  忽然间,记起了美国一位天才少年的故事。十几岁便功成名就,《财富》杂志刊登其介绍文章,可是,几亿身价却在两年间贬得一文不值。他挥霍、逍遥、享受着,丢掉了理想,荒废了学业,忽视了朋友、亲人。当他已经一穷二白时,一位作家感叹道:这样一个少年,也许他不会东山再起,不会像今天这样富有,但是他绝对会成为一个哲人,学会认识生命。
  的确,他这样做了。他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乐观,学会了善待生命,学会了执著追求……
  也许,正如他所说:我要是继续为错过月亮而难过的话,岂不是要错过星星?所以他看到了星光,又等到了日出。
  另一份调查结果:
  一位诗人微笑着说:我已经遗失了春天,但我不再沮丧。看,我的诗里满载丰收的果实……
  一个大学生说:有很多东西,错过了就不再回来,我已经学会了珍惜,不仅是友谊,还有学业、亲情和很多机会。
  一个囚犯说:我已经错过太多年华,但我绝不会失去下一个春天。
  河边的野花在静静绽放。也许它叹息没能看到冬日的风光,但庆幸的是;它已经来到春的海洋!
  本文仿调查报告的形式写成,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我们不能只看到形式本身新鲜的一面;重要的是如何从这种形式出发,构思出一篇不同凡响的佳作来。作者把目光投向诗人、大学生和囚犯等,先写他们因为错过而遗憾、后悔,然后写从遗憾、后悔中超脱出来并振作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转。而这中间插进了美国一位天才少年的故事,无疑就像画外音一样展示了他们转变的背景和内心活动。如此构思,就用不着刻意地承上启下和过渡照应,自然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有机的结构,并让我们获得一种谋篇布局的美感!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结构模式,只是基本上揭示了“调查报告”这类文体在谋篇布局上的规律。其他文体套而用之,似觉不妥,须慎而择之。
  所谓追问,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续问几个问题,即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抓住概念,可以问,它的内涵是什么呢?有哪些事例或生活现象可以说明这些内涵?抓住现象,可以问,原因是什么呢?抓住原因,可以问,结果是什么呢?抓住“怎么样”,可以问,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怎样把握它们呢?笔者认为,上述的某一个方面实际上也有追问的技巧,这一点我们强调得还不够。构思的时候,可以而且有时应该侧重在某一方面,如“怎么样”,可以作平行追问,也可作层进追问,后者问题的答案之间可以是连环因果或连环条件关系。请看例文:
  
  错过是福
  南通市一考生
  
  是否因为错过一次航班而懊悔,是否因为错过百万大奖而呼天抢地,是否因为一题的不慎大学梦破而伤心……你也许会想:假使我不错过,那该多好。我告诉你,错过并不是错,正是因为.有了错过,生命才有大起大落,才有精彩,人们才可能在错过之间画出人生的经纬线。
  
  不悔错过
  多余的悔恨是徒劳的。望断生命良机的你心中难免不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怎样的心境?希望你少一些妇人之情,多二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豪迈,多一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错过是可惜的,但因为错过而终日消沉是可悲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即使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哪一个没有经历过错过之痛?不悔错过,不仅是因为悔恨是多余的,更是因为不悔是成功者必需的精神境界。不悔错过,走出阴影,原来,天地是如此浩荡宽广!
  
  思索错过
  错过是一次教训,更是一名良师。不是痛惜于错过的良机,而是思索错过的原因。冷静的细细咀嚼错过的苦果,终将能苦尽甘来。商汤囚失材而失眠,终获良臣无数;爱迪生苦思制灯之败固,终发明钨丝;王选冥想光电印刷之失,终成“现代毕昇”……思索错过,你会从怅惘中升华,你会让心灵闪出动人光彩,你会使自己的生命添上重重一笔。
  
  错过了,不会再错过
  不悔错过,思索错过不是让你一错再错,而是让你准备下次的成功。你只是总结了,只是分析了,你可能还是会错过。你需要更好地把握机遇,需要适时地飞跃。这时胆大心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要畏手畏脚,那样只能是“人比黄花瘦”,独自感受“春半如秋”的凄凉了。放开性子,大胆尝试,相信通过错过的不断积累.成功一定会如期而至的。
  错过了,溜走了;没错过,抓住了一人生的彩虹由此画出。真的勇者能在错过后不悔、思索、感悟。当然,也在这种过程中彰显生命魅力,体味人生真谛。
  “错过是福”是本文的立意。围绕这个立意,主体部分从对错过的不悔态度,写到对错过的思索,进而写到对错过的哲学感悟和“如期而至的成功”,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对待错过的态度、方法及其结果。不难看出,作者是就某一方面,即抓住“怎么样”,连续追问了三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错过”;又应该用什么方法对待“错过”;这样对待“错过”了,将会怎么样。小标题用得很好,观点鲜明,一目了然——连在一起看,有如一枚钻头,遂层推进,渐入思想的深处;而且,使主体构成板块式结构,呈现出一种外在结构的匀称美。其实,追问的方式比较多。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通过追问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理也可以厚重起来。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