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人与猴

作者:魏金树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对小孩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孩看着上蹿下跳的猴回答。
  “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玩物。”
  “何以见得呢?”小孩问。
  “不信你瞧。”大人说着,从提包中摸出一个花生,朝笼子里大猴背后的地方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略一迟疑,却用嘴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
  小孩笑起来,说真有意思。
  大人也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很开心,便来了兴致,又将一颗花生扔进去,还是扔向大猴身后的地方,大猴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以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放进嘴里。
  大人受了鼓舞,便不断地扔,大猴便不断地这样接。接住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
  直到一大包花生全部扔完,大人才和小孩恋恋不舍地离开。
  路上,小孩问大人:“你为什么将花生扔到大猴的背后呢?”
  大人得意地笑了,说:“猴子翻来覆去地来回折腾才有意思啊,你若直接扔到它眼前,还有什么好玩吗?”
  小孩信服地说:“爸爸你真行!”
  大人又说:“猴子这种动物自以为挺聪明,其实被咱们耍了,它们还不知道呢,真可悲!”
  动物园里,大猴指着笼子外的人,对小猴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猴望着指手画脚的人回答。
  “记住,孩子,”大猴说,“这种动物叫人,是专门供咱们猴子开心的动物。”
  “何以见得呢?”小猴问。
  “不信你等着瞧。”适逢有个大人往笼子里扔花生,扔向大猴的背后,大猴急转身,略一思忖,用嘴去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
  笼外的大人和孩子都来了兴致,很开心的样子。大人又将一颗花生扔进来,大猴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以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吃掉。
  大人便不断地扔,大猴便不断地这样接。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
  他们走后,小猴问大猴:“你为什么用嘴去接扔进来的花生呢?”
  大猴得意地笑了,说:“如果我用爪子去接,他们还会继续扔吗?”
  小猴信服地说:“妈妈你真行!”
  大猴又说:“人这种动物自以为挺聪明,其实被咱们耍了,他们还不知道呢,真可悲!”
  
  镜子
  ——《人与猴》导读
  
  《人与猴》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式小说。
  读第一遍时也许只觉得挺好笑,可几乎就在同时,脸上的笑便被深深的思考取代了,随后便急切地再读一遍,恨不得将眼前这些字句挨个儿把玩琢磨,直到有所领悟才长舒一口气。文中的“人”以为自己聪明,以为“猴”是供己取乐的;而“猴”照样以为自己聪明,以为“人”上当了。的确,若完全站在各自的角度观察、思考,他们都应当自豪——“人”之所以抛花生,目的是看“猴”如何以嘴接以爪剥食;“猴”上蹿下跳,意在赚取花生吃,得到了,便以为赚了,耍了可怜的“人”。其实,人在耍猴的同时,猴也耍了人;二者一律地自以为聪明,却又在对方的眼中成了被耍了还不知道的可悲角色,为了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小说选取两个几乎完全一致的板块来结构成篇,“人”与“猴”的“表演”,就像各自面对着一面镜子,映出的是自己的形象。只是,大多数表演的人不知道,那镜子里的就是他自己。其实,这篇微型小说绝非简单地讲述人与猴子之间的无聊故事,“人”与“猴”仅是两个对立面的载体,“人”与“猴”之间并无天壤之别,很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一类动物,“人”与“猴”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人”的妄自尊贵,于是以为世界为自己而存在,只有自己才最为“聪明”和“高级”,这实在是个美丽的误区,以致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问题。
  人也好,猴也好,都只是大千世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子,谁也没必要妄自尊大,无端地耍戏或侵犯他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