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弟弟的来信》的构思技巧

作者:杨 爽




  这是一篇很仆实的小小说,文中的话语来自生活,读起来亲切自然,但文章的主旨却不像文中叙说的那样轻松畅快。它反映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象: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形势依然严峻。
  文章以“弟弟”任教展开情节,以来往家书纵贯全文。情节跌宕,一波三折,余波不平,引人深思。
  和文中的“弟弟”一样,很多人总以为以蛇肉、耗子肉为荤是茹毛饮血的历史,总以为没有粉笔的教学只属于张艺谋的电影,总以为没水没电的生活已经结束。但这主观的“以为”,却改变不了清泉乡人民生活的现实。
  在这样一个地方教书,“弟弟”最初的不情愿可想而知。刚开学两天,“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的弟弟就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好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一句“那不是人呆的地方”道出了清泉乡的贫困与落后,“弟弟”的不情愿也显露无遗。但是走过了中国艰难的灾荒时期的父亲不相信“弟弟”的话,所以“弟弟”只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被“爹”边骂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了。于是“弟弟”清泉乡的教学生活在父亲的强硬态度下被迫开始了。
  这是小说情节的第一波,表现在父子对是否到贫困地区教学的态度上。
  之后,文中写了“弟弟”的八封来信,这八封信的安排如八步台阶,描述了“弟弟”如何一步步适应了本不想过的生活。同时这八封信也是八幅画面,每一幅都是清泉乡贫困、落后生活的缩影。而这八封信引出了的父亲态度的变化,是对弟弟抱怨的否定和对弟弟进步的支持。
  这是一幅父子对到贫困地区教学的观点趋向统一的画面,看似平静的表面,却有着感人的波澜。
  弟弟已取得成绩,但文章并没有以完满结束。春节到了而弟弟却没回家,父亲“闯入”了清泉乡。令人意外的是“爹是哭着回来的”,自父亲“闯关东”回来以后,父亲对弟弟在山区支教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当初把弟弟撵走并扬言“要再随便跑回来”就打断弟弟的腿的父亲居然写信让弟弟回家,跟他“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这是第二波,引出了弟弟在享乐与支教之间的抉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文章的第三波随之而至。弟弟拒绝回家挣钱,毅然留在学校。在弟弟的第八封来信中,弟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不是为了生活的舒适,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是为了那一教室的花朵,那一山的希望……
  一波三折,一波高过一波,最后于波峰处陡然而止,但波声却依然回荡。文行到此,主旨也自然地流露于字里行间:虽然曙光已开始洒向教育落后的山区,但这光线还太微弱,还不足以使祖国各地春暖花开,更多的“弟弟”在被期待……(指导教师 赵晓艳)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