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孤山听雨

作者:俞平伯




  云依依的在我们头上,
  小桦儿却早懒懒散散地傍着岸了。
  小青哟,和靖哟,
  且不要萦住游客们底凭吊;
  上那放鹤亭边,
  看葛岭底晨妆去罢。
  
  苍苍可滴的姿容,
  少一个初阳些微晕的她。
  让我们都去默着,
  幽甜到不可以说了呢。
  
  晓色更沉沉了,
  看云生远山,
  听雨来远天。
  飒飒的三两点雨,
  先打上了荷叶,
  一切都从静默中叫醒来。
  
  皱面的湖纹,
  半蹙着眉尖样的,
  偶然间添了——
  花喇喇银珠儿那番迸跳。
  是繁弦?是急鼓?
  比碎玉声多几分清悄?
  
  凉随雨生了,
  闷因着雷破了,
  翠叠的屏风烟雾似的朦胧了。
  有湿风到我们底衣襟上,
  点点滴滴的哨呀!
  
  来时的桦子横在渡头,
  好个风风雨雨,
  清冷冷的湖面,
  看他一领蓑衣,
  把没篷子的打鱼船,
  闲闲的划到藕花外去。
  雷声殷殷的送着,
  雨丝断了,近山绿了;
  只留恋的莽苍云气,
  正盘旋在西泠以外,
  极目的几点螺黛里。
  
  【导读】
  这是一首优美的自由体景物诗。
  全诗把握着浴雨湖山的变幻姿容,字里行间都以诗人善感而细腻的感情触角为支点,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着的一景一物都无不浸润着多情的雨滴,正是“情似雨余粘地絮”。
  诗人早起意欲观赏但又不得,也因此没有在冯小青和林和靖的墓前凭吊,但晓色更沉,欲雨未雨的西子湖给他带来了“幽甜”的甘味。因为雨滴由小到大,西湖与葛山也随之幻现其色相,蕃变情境。先是“云生远山”,雨滴点点荷叶的轻摇出梦,到荡漾湖纹的“繁弦”,“急鼓”的活泼跳跃,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到打破闷热的雷雨给湖山罩上烟雨朦胧的鲜翠欲滴的曼妙,诗人对这风雨舟摆弱浅漪澜的赞喜之情油然而生,雅兴大发,再见那渔夫悠悠然划舟过荷花,自己也生出一番闲适之意。及至云消雨霁,天朗山青,山前横一抹浓青的婵娟秀黛,全诗在一派清新明爽的意境中悄然收束,足见俞平伯为诗的“凝炼、幽深、绵密”,“有不可把捉的风韵”(朱自清语),行笔“奇峭而有情趣”,“曲折跳动,像是有意求奇求文”(张中行语)。
  而这首诗虽是早期的新诗,但它在打破古典旧诗的陈规之时也不致过于散漫。朱自清曾指出“用韵的自然,也是平伯的一绝”。像第一节二四句“了”,“吊”押韵,第四节“跳”、“悄”,第六节的“雨”、“去”等,所用音韵,也不拘泥古诗的押韵规则,而是以情感抒发的需要为出发点——安排。同样,古诗对字句的锤炼讲究在本诗中也有所体现,如“闷因着雷破了”的“破”字,“飒飒的三两点雨”的“飒飒”,“看云生远山”的“生”,“近山绿了”的“绿”都炼得极巧。
  但我以为“雨中情”、“雨中感”才是本诗的精妙之所在。俞平伯在《湖楼小撷》中也这么写道:“在往年曾有一首《孤山听雨》。以后便又好像哑子:即在那时,也一半看着雨的面子方才写的;原来西湖是久享盛名的湖山,在南宋曾被号为‘销金锅’。又是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他们的钓游旧地,岂希罕涉如尘芥的我之一言呢?像我这样开头就抱了一阵狂歉,未免夸诞得好笑:湖山有灵,能勿齿冷?所以我的装哑,倒不消辩解得……以湖山别无超感觉外之本相,故你我他所见的俱是本相,亦俱非本相……何况以西湖的清嘉,时留稠叠的娇倩影子在你我他的心眼里的呢……”只有身历此境,方能信这诗绝非浪饰浮词,恰好能写出他在当年所感触所用情之深。满眼的雨中湖光尽数寄在凭阑人的一望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