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古诗歌阅读训练
作者:柴春芳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①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②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8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哲宗年间。因遭蔡京之流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今属海南省)等地,前后七年。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参横”句写夏夜星空,点明“夜渡”,参星横斜,斗星转向,正是夜半时分。
B.久雨成灾谓“苦雨”,整日刮风为“终风”,云开日现称“解晴”。
C.“鲁叟乘桴”化用孔子的“道不行,乘浮桴于海”;“轩辕奏乐”代指中原文化。
D.“九死”指多次濒于死亡,“奇绝”指作者流放海南所经历的艰辛磨难。
②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侧重“解晴”,“苦雨终风”句既是写实,也暗示自己积年所遭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B.三四句一问一答,就“晴”字生发开去,隐喻朝政和时局本来是清平无事的,短暂的风雨终究改变不了天与海的本色。
C.五六句使用典故.表明诗人终究做不到隐居南荒而遗落世事,还存有兼济天下推广教化之心。
D.七八句直抒胸臆。“不恨”二字意为虽历经“南荒”贬谪劫难但不以为憾,“冠平生”刚指一生难忘。
③诗中“苦雨终风也解晴”与苏轼《定风波》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它们共同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简要分析这两句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荆江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注]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此词是作者在荆州任职时的作品。“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金兵已侵入淮水一带,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①作者观塞是在什么季节?前三句运用了哪些意象突出边塞景物的什么特征?(3分)
②“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有什么深刻含意?下阙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
①“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3分)
②本曲开头两句诗中的数量词叠用有什么妙处?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3分)
参考答案
一、①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后者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每点2分)
②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愁苦的心情。(每点2分)
二、①D(“奇绝”之本意并非是在说流放海南所经历的艰辛磨难,作者把一次不幸的放逐当作“奇绝冠平生”的“闲游”,这次出游却饱览奇景,虽死无恨了。诗中没有怨,没有悔,而只是感到祸中得福,显作者胸襟阔大,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怀,气势雄放。)②D(参考①)③一问:使用了“比”的艺术手法(或:象征、双关、比喻):(1分)二问:“苦雨终风也解晴”句写历经“苦雨终风”的仕途坎坷之后,终于盼来“解晴”的一天,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也无风雨也无晴”句是说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就像大自然的风雨阴晴一样总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因此不必太耿耿于怀。要从容面对。这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淡泊之情。(内容2分,表达1分)
三、①季节是秋季。(1分)首句“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水天空阔,上下辉映。这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次句写出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写出一片军戎气氛。“澹烟”、“衰草”写出边塞的莽莽无垠,辽阔而又荒凉的景象。(2分)
②“烽火”为遍地报警的设施,可是现在万里中原已在烽火之北了。北望中原,百姓陷于战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收复,无限感慨但只能借酒浇愁。其中含有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批评。(2分)在下阙中诗人为中原国土沦丧,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悲,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
四、①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蕊余烬及散乱的棋局,(1分)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百无聊赖的情怀。(2分)②作者在此取“一”的联想意义:一声声梧桐叶(下落的声音),一声声报道了秋天的到来,都会牵动秋的愁绪,羁旅的惆怅;(秋而)一点点地不断滴在芭蕉叶上,一声声滴答雨响,都使得愁思更浓。正是这“一点”“一点”、“一声”“一声”使得三更梦醒后的作者辗转枕上,绵绵相思、悠悠乡情涌上心头。开头两句诗的数量词叠用不仅巧妙地表现了作者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让人有抑扬顿挫之感,同时又渲染了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含更丰富的内容,耐人寻味。(3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