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果壳中的无限空间”命题作文写作示例

作者:姜有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里曾引用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这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奇才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哈姆雷特也许是想说,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2006年6月19日,霍金来到了中国人民大会堂,并作了《宇宙的起源》的演讲。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的肉体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果壳”的限制与束缚。但是,人类毕竟是有灵性、有思想的,他们会在“果壳”中开拓出“无限空间”。
  请以“果壳中的无限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文题中的“果壳”是指限制与束缚生存、生活或发展的物质或精神空间。它可以是有形的,如肉体的残缺、处境的闭塞、条件的滞后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陈腐的观念、落后的体制、压抑的世风等。为此,“果壳中的无限空间”揭示的则是“如何从狭小的空间走向无限空间”的人生命题;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冲破限制的思想,有挣脱束缚的精神,有高瞻远瞩的睿智,有追求无限的胆识。在记叙类文章中,这一点是铺染的重点,也是情节峰回路转的关节点;在议论类文章中,这一点是论证的重点,也是展开逐层剖析的开掘点。本文的写作可展示的亮点很多,如诗化人生的美感——蛹破茧成蝶后在花丛林间翩翩起舞;如烛照古今的厚重——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冲破旧的束缚,开启新的未来的历史……只要你有一份灵性,800余字的“果壳”,同样可以“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放飞你夺目的才情、才思、才华。
  
  佳作展评·记叙类
  
  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王大宇
  
  校门向左两百步有一家小书店,店主人是个女孩。女孩常坐在柜台边看一本绿色封面的书,书名叫《走出地平线》。
  我感觉这个小书店似乎纯属是一个偶然,在这个闹市区中,它静静地躲在这里,没有招牌,没有宣传,不吵闹,不喧嚣,似乎只在等着有缘人的光顾。
  我抬脚进门。矮矮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细细地看一下书名,我不禁一惊:《柳如是别传》、《影梅庵忆梦》……都是些高雅却没有市场的书!我挑了一本书到店主面前付账。在她找钱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你开的这个店平时有人来吗?”女孩淡淡地笑了笑:“多谢关心,这里平时也没什么人,只是我喜欢这些书,喜欢开这样的一个店。让那些和我一样喜欢这些书的朋友,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有一个诗意的栖息地,不是很好吗?”我看着她清澈的眼睛,点了点头。转身走时,小心翼翼地把门带上,生怕一点什么声响破坏了这静谧的氛围。
  第二次到这个书店来,我纯粹是为了排遣糟糕的情绪。女孩看出了我的不快,轻声地问:“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我点点头:“月考又考砸了。”女孩若有所思。“你要买的书暂时没有,明天才能到货。”女孩抱歉道,“嗯,你就住在附近吧?留个地址.明天我给你送去。”
  第二天是个雨天,我本以为她不会来了。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眼前的情景却让我无法相信——女孩居然是坐着轮椅来的。她从怀里拿出两本用塑料袋包着的书对我说:“一本是你要的,一本是我送给你的。”我怔怔地收下书,又看着女孩渐渐远去。
  那是一本希尔顿的《走出地平线》。她在书中夹着的信笺上写道:“我有残疾,在别人眼里很不幸。的确残疾就像果壳一样困住了我,让我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但我喜欢书,父母就帮我开了这个书店。这样,我在斗室之中就能触摸到整个世界,并且还能帮助别人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我很快乐,因为这个果壳没有束缚住我。你也应当这样,不要把自己困在失利的阴影里,而应该勇敢地抬起头,走出地平线,去开启上帝为你留着的另一扇窗。”
  我合上那绿色的封面,眼角不觉有些湿润。推开窗户,外面早已是雨过天晴,只见地上的一只蝴蝶正破茧而出,向天空翩翩飞去……
  [评析]本文可谓“果壳中的无限空间”的四重奏:女孩身患残疾,却在书中触摸整个世界;书店虽小,却为志同书友提供了一个诗意的栖息地;我为月考失利的阴影所困,女孩却引领我开启命运中的另一扇窗;茧虽小,蛹却破茧成蝶飞向蓝天。四重奏之所以奏得如此和谐协调,如此疏密有致,皆因一颗“心”——女孩的拥抱世界之心。正因为有了这颗心,才有了书,有了店,有了启,有了飞。一线串珠的结构,让文章缓缓地却又是执着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摇荡起诗化人生的圈圈涟漪。
  
  佳作展评·议论类
  
  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朱广洋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曾无数次仰望天空中的飞鸟,为自己没有翅膀只能受困于大地而苦恼不已。几千年后,人类还是没长出翅膀,可他们的足迹几乎已踏遍了这块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并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文明。今天,他们又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着无限可能。
  还记得那个失聪的作曲家吗?当贝多芬在本就烦恼的生活中不断上演音乐巨作时.上帝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夺走了这位天才作曲家的听觉,这无疑是将充满活力的斗士关进了最阴暗的笼子。可战斗仍在继续,他不愿放弃或者说不能抑制那股在心中燃烧的音乐热情。他在继续自己的音乐创作,但自己却永远也听不到了。难怪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发出“我将在天堂听到一切”的感慨。一个作曲家身陷无声世界,一曲曲绝世之作却从中响起,激荡……
  还记得那个叫布鲁诺的青年吗?因为反对地心说而被烧死在十字架上。那条生命.那团火虽早已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但你为何还在心底一声声呼唤着这个响亮的名字?只因那青年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作出了超越世俗和时代的追求。在一个科学屈从宗教的传统中,布鲁诺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中世纪的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世人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还记得那位被祖国抛弃的思想家吗?马克思在晚年竟被赶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祖国,被驱逐得不得不在几个国家流浪。对此,谁都要发出“天下虽大,安能容我”的悲叹吧!而他却在这无容身之处的“果壳”中,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一生。他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参与组建了第一共产国际。当然,还有那部毕其平生之力的《资本论》,这是一个思想家一生思想的积淀,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而它正是这个思想家在颠沛流离中完成的。
  也许有一天声音会离你而去,但音乐将永存后世。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化为灰烬,但月亮将永度众生。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濒临绝境,但思想将超越时空。
  果壳虽小,但心灵的空间无限,有人已用它放飞了音乐、学说和思想。而你,将会放飞起什么呢?
  [评析]本文的亮点凝结于论证结构的巧妙构架。文章开篇以“翅膀”为喻,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峰上巡天鸟瞰人类冲破束缚放飞思想的漫漫征程.从而引出主体部分的三层论述,而结尾又以三个排比段和一个抒情段落情理交融地绾系全文,并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而主体部分的三层论述,以艺术、科学、革命为视角,以生理残疾、世俗樊笼、政治迫害为切口,条分缕析地论述了贝多芬、布鲁诺、马克思冲破各自“果壳”,放飞自身的心灵、思想的艰难历程。总体上的“总一分一总”结构,主体部分的多角度、纵深式开掘,使文章开合自如,不蔓不枝,严谨中又蕴含变化,理趣中又不乏情趣。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