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深思广虑 稳重探究

作者:郭家海




  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里的“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县体有三个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这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索”,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以前考试大多无“我”无“思”,只要按照命题人的解读选择或者表述即可,不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的要求深入了一步,这是对考生的尊重,也是对作品的尊重。这个考点要求我们紧紧记住三个词:由点到面,放人背景,带人自我。
  高考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在以往的一些试卷中,命题人已经悄悄地将一些新的观念和要求设置在试题里了,只不过没有明确地提出名称而已。下面我们结合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介绍一些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基本方法。
  1.由点切入,放大内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蕴含在一些关键的词语中。一些探究题便在词语这样一个“点”的层面设题。如果我们忽视它,答案就难以到位。应对的措施是“由点切入,放大内涵”,即从关键词的“点”入手,联系全文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内涵,分层级解答其好处,揭示其丰富的意蕴。如2006全国卷Ⅰ第14题: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林清玄《阳光的香味》)
  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形象,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第2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末阳光如雨、万物生长、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生动画面。“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上承前面对牵牛花、苦楝树、竹林里的笋子的描写而来,作者用“想着”而不用“听着”搭配“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追求一种类似诗歌中所谓“通感”的效果。“想”是思想、想象的意思,为什么说用“想”比用“听”更合适呢?
  这里便是对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能力的考查。首先从基本层面来说,植物成长的声音我们不易察觉,一般是听不到的;另外从深层次来说,“想”加入了主观思考的意味,可以凸现作者对自然的品味探索。用“想”能把自然界内在化,带给人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味,更富有表现力。也许有人会说,笋子突破土地并不是没有声音,尤其在夜间,它成长的声音清晰可闻。如果是这样,那作者这里用“想着”而不用“听着”,其突出主观感受、把自然内在化的意味就更强烈了。考生如果能把“想象”和“声音”两者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就能想到化抽象为形象、虚实结合、更富有表现力等内容。
  2.顺藤摸瓜,探究心理。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如2006全国卷Ⅱ第17题: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牛汉《绵绵土》)
  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②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③讲述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从所写内容看,本文分两部分:一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一是对作者故乡“绵绵土”习俗的回忆。前者是因为与后者的关系才有了意义,后者则在全文具有中心地位,是全文的“文心”之所在。要答出本题,首先需要对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对其中心意思进行概括。对绵绵土习俗的回忆,作者一开始就充满感情地把这一习俗说成是“谁也不敢亵渎”的“圣洁的领域”,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然后以自己尤其是弟弟的出生为例,具体描写这一习俗及其所蕴含的生命与母体的精神情感联系。在这种具体描写中,“绵绵土”不仅被作者等同为生命的母体,而且成为了故乡的象征和代名词,具有了精神意义。说这一部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及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该是题中应有之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虽然其意义多从“沙漠梦”而来,但它仍然是转承“绵绵土”(母体、故乡)的喻意所致,其中贯穿的,仍然是“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本文结尾部分,作者点明自己的“游子”身份,表达“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使本文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更加突现了。
  3.注重比较,揭示实质。探究不是闭门造车,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较。作者常常将不同的事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放到一起让我们阅读,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进行比较来理解。所以,比较是探究题解答的一个良方。通过比较,我们便容易发现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如2006年广东卷第17题: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