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借文言知识之石 攻诗歌鉴赏之玉

作者:牛丽君




  诗歌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每年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诗歌鉴赏的根本点是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诗人表达这种思想的艺术手法。要准确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读懂诗句,对诗歌语言文字有大致的理解。古代诗歌是用文言形式、简练的词句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疏通诗歌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文言的知识来应对。
  
  一、借助文言词义理解疏通诗句
  
  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用古代语言写成,许多词语的理解需要依靠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词义。积累掌握文言词语的词义,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理解诗句内容。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分析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似珍珠的露珠,似弯弓的月牙,本诗中的“可怜”并不是现代汉语中“值得怜悯”的意思,而是“可爱”,表现了诗人对眼前呈现的美好境界的赞美之情。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由于栖息在高高的梧桐树上,它的叫声自然能传得很远很远,并不像一般人以为的那样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藉”的词义为“借助、凭借”。再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词义为“因为”。
  
  二、借助文言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疏通诗句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我们可以借助词性的改变来把握诗的内容。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悦”、“空”本是形容词,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在本句中“悦”、“空”后分别有“鸟性”、“人性”两词语,说明它们活用为动词,在此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初日照射下山上美丽的景色使鸟娱乐,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恬静清澈的潭影使人杂念涤除。这样就生动地写出了幽静美妙的环境,诗人为这种环境惊叹,陶醉和忘情。再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岁月无情,眼见得时光已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更是把韶华人生抛在后头,使人怅惘不已,心头泛起更浓的忧愁,发出了时光易逝,好景难久的感慨。“红”、“绿”动用,意为“催红”、“染绿”,文字优美,色彩清丽,词中见画,别有韵味。
  
  三、借助语序的调整疏通诗句
  
  为适应格律的要求,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古人作诗常常打乱正常的语序,借助语序的调整疏通诗句也是理解诗词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又如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四、注意诗词中的省略,借助想象和联想疏通诗句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精炼而富于跳跃性,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留下空白给读者。要理解有限的几个词语中蕴含的丰富的意韵,就要补出诗中的空白,借助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形成整体的画面,从而把握全诗的内容。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不仅简练,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诗人的感情有起有伏,由满怀希望而失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的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平淡中见深沉,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文言诗句的句子成分省略要引起我们注意,读诗时需仔细揣摩。
  疏通诗歌内容,虽然不必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字字落实,但借助于文言的知识,抓住关键性的词句,结合想象和联想,就可以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理解了诗的内容,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考查方向,运用一些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一定不会再成为学生答题中的绊脚石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