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麦片

作者:彭国梁




  每天早上,我洗漱完毕,第一件事便是到厨房拿一只小小的瓷碗,然后用一小小的长柄的汤匙,到一个矮矮胖胖的透明的塑料罐里掏麦片。三汤匙或六汤匙。麦片是进口的,100%。有时是澳大利亚,有时是英国。但澳大利亚和英国我都没去过,他们的麦片有什么差异,我一无所知。纯天然。不含胆固醇。即食。免煮。我每天都吃,说明我有了一种信仰。尽管我也知道,这种信仰未免有些盲目。
  麦片用开水一泡,用小汤匙在碗中搅一搅,样子显得既文雅又滑稽。麦片是什么味道,问舌头。舌头与麦片天天都有接触,没有了冲动,也没有了激情,有的只是一种习惯。舌头和麦片就像一对老夫老妻,天天相敬如宾,若要问他们在一起到底有什么味道,他们会用奇怪的眼神望着你,想不通你为什么会提这样莫明其妙的问题。
  偶尔有一两片麦皮卡到了牙齿缝里。用舌头抵了几下,抵不出来,只好找来了牙签。剔牙。剔出来了,麦皮黄黄的硬硬的,这麦皮真的来自英国或澳大利亚?我真有点儿怀疑。
  我的老家属丘陵地带,以种水稻为主。间或有几丘田种了麦子,那也只是一种点缀。麦子可以磨面,面又可以做成面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觉得眼前这从牙缝中剔出来的麦皮与我少年时在家乡见过的麦皮并没有什么不同。
  说到麦子,我知道更有发言权的人在北方。北方的麦地一望无际。麦海,麦浪。在北方,无论老人或孩子,男人或女人,呼吸的都是麦子的气息。我也去过北方,在满眼满眼的麦浪里,人显得十分渺小。
  连吃麦片都要吃进口的,这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的。
  血脂过高,血液太浓了。血浓于水,血要是不那么浓,血要是往水的方向靠一靠,那该多好。为了达到血近于水的目的,我每天早上都吃着来历不明的麦片。我感到这种行为有些荒诞。
  是的,这种行为有些荒诞。
  在街道旁,在城市的中心,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一个广场。这广场还是一片黄土,怎么办?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在规定的日子里展现一派郁郁葱葱,总得有一些奇思妙想。种花种草看来是赶不上了。再者,广场到底要修成一个什么样子,最后的设计方案还没定下来。一片辽阔的黄土。一片裸露的荒芜。此时,有人提出,种麦子。
  真是好主意,在广场上种麦子。麦子种下去就发芽,发芽之后再催化催化,十天半月的,就绿油油一片了。于是,城市的广场就暂时成了城市的麦地。
  那些天,我总是鬼使神差地到那麦地中穿行。
  麦子破土了。麦子慢慢改变了那一片黄土的颜色。麦子让那一个广场怪模怪样的。麦子在清晨醒来,青翠欲滴。麦子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扭着嫩嫩的腰肢,麦子被人抚摸,被人亲吻,被人用轻佻的语言调笑着。
  后来,麦子在什么时候消失了,没有人留意。
  好像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有一个叫海子的年轻诗人来到了麦地。是谁在“询问”?“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海子的“答复”是:“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海子依然年轻。海子忽然就成了一株麦子。海子消失了。
  城市广场上的麦子,说不见也就不见了。
  人们享受了麦子的青春,但麦子后来究竟结没结果,真的,没人留意。
  我也没有留意。我现在吃着无味的麦片,我在记忆中四处搜寻麦子青春的模样,而记忆中的麦子一片模糊。
  (选自2004年第4期《延安文学》)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形式别致的哲理散文,文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普遍的哲理,而且语言凝练平淡,结构清晰。
  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散文“形散”的特征表现在联想丰富,作者由他每天虔诚地喝进口麦片的过程和体验联想到城市广场上种麦子的现实行为,再联想到因写麦地而出名的诗人海子,它们之间表面看来是没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它们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在作者看来,人生是荒诞的,痛苦的。中国人喝进口麦片,这本身就令人难以理解,而吃“来历不明的麦片”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血近于水的目的,“这种行为有些荒诞”;在城市广场上催化出小麦来应付检查,麦子被人抚摸、亲吻,成为人们调笑的对象,麦子失去了它真实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成为美化城市的装饰品,背离了种小麦的真正目的,这又是荒诞的;诗人海子以写麦地而出名,“麦地”对他而言,既是自己追求的理想,又是“人类的痛苦”,他不能自拔于这种痛苦,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作为永恒的超脱,这也构成一种荒诞。尽管人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诞,但人们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将诸实践,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与悲剧。
  作者以麦子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使三个片段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而这也正是全篇的神之所在。
  (张军艳)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