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缠绵缱绻 哀婉伤感

作者:侯晨雨




  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至今已创作了50多部言情小说,这些作品及其拍成的影视剧和剧作歌曲,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在港台和内地长盛不衰。
  琼瑶能写出魅力如此巨大的作品,除了她的个性气质和自身经历等原因外,更是和她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密不可分,她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母亲酷爱中国诗词,我耳濡目染,受了极深的影响……我后来会迷上写作,和这段背唐诗的日子大大有关。”所以,琼瑶作品的书名和灵感,多来自于传统的古典诗词,其内容多缠绵悱恻,凄美动人,笼罩着一层浓浓的古典感伤色彩,我们探究一下她作品书名的渊源,即可窥见这一特点。
  
  《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首表达痴心追求之意的情歌。深秋的早晨,主人公站在河畔,渴望着意中人,然而满眼都是白霜覆盖的苍苍芦苇,通向河对岸的路曲折迷离,心爱的人在彼岸可望而不可及,秋风萧瑟,心中悲戚,全诗笼罩着一种凄婉惆怅的氛围。
  
  《青青河边草》
  出自东汉《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这是一首思妇诗,妻子思念游荡在外的丈夫,河畔碧草青青,园中杨柳茂盛,远方的游子却久去不归,一个人的夜晚多么凄冷孤寂。“芳草”,历来就是别离主题赖以抒情的意象之一,“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传为东汉蔡邕所作《饮马长城窟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北宋范仲淹《苏幕遮》)等等,文人墨客常借怨恨“芳草”无情,表达多情相思。
  
  《菟丝花》
  出自李白诗《古意》:“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这是一首怨妇诗。菟丝花是蔓生植物,茎细长柔弱,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萝草为草本植物,有很多细枝。菟丝和女萝的茎蔓常互相牵缠而生,古人常以“菟丝”喻指女子,女萝喻指男子,以“菟丝”、“女萝”比喻新婚夫妇。《古诗十九首》中就以“菟丝附女萝”来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李白的诗即袭用古意,希望新婚以后彼此依附缠绵、永结同心。
  
  《翦翦风》
  出自唐人韩■诗《寒食夜》:“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诗人在深夜烟雨中还把视线投向秋千,是因为它曾为“纤手”所握,由此联想到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我们依稀可见诗人与一位佳人在秋千架边结下的一段缠绵恋情。恻恻,凄凉的意思,首句就使诗篇罩上了一种凄迷的气氛,诗尽管写得曲折含蓄,我们还是能够读出字里行间隐藏不住的缠绵往事和留恋怅惘之情的。
  
  《匆匆,太匆匆》
  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凋谢,春红逝去,作者面对暮春残景,抒伤春惜花之情,实则是将人生美好时光逝去的无限怅恨寄寓其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匆匆”失去本已伤感,再着一“太”字,更加重了人生苦短而喟叹的分量。
  
  《剪不断的乡愁》
  化用李煜《相见欢》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一首离愁词,游子浪儿,去国别乡,漂泊天涯,难免产生孤独情思,更何况李煜一国之君,痛失江山,沦为阶下囚,思念家国之痛更为强烈。但抽象的愁绪怎样才能生动地表达出来呢?作者以丝麻作载体,将无形的情感具体化,让人感觉历历如在眼前,所以此词句历来为人称道。琼瑶早年深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染,离别大陆几十年, 别故土,思家园,乡愁缠绵,丝丝缕缕,哪是剪刀可断的呢!
  
  《庭院深深》
  出自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是伤春,景物凄美,杨柳阴郁,帘幕重重,足见庭院之深,与开头连下的三个“深”字照应,雨横风狂,门掩黄昏,使人感受到一颗如深深院落一样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渲染出一种孤独伤感的闺阁怨情。
  
  《一帘幽梦》
  出自北宋秦观《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这是一首追忆逝去的美好时光,怀念旧日恋人之词。词中主人公回想起昔日夜月幽梦中的春风柔情,感叹如今这一切已像琴弦断、水流空,不复存在,读之令人备感凄楚。
  
  《月满西楼》、《却上心头》
  此两部书的书名均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词人思念在外远游的夫君赵明诚所作。“西楼见月”,时辰已是后半夜,女主人仍不能寐,相思之情浓,登楼望星空。“月满西楼” 遂成为后世表达思妇盼望远方游子早日归来之意的代名词。两地相思,情系一处,此情无可释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作者以外写内,以动写静,就把无形的思念写得触手可及了。
  
  《心有千千结》
  化用宋代张先《千秋岁》“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句。词写恋情相思,上片借春残花谢暗示爱情遭受外力的摧残;下片表达情深似海、矢志不渝的坚贞,由琴弦联想到两颗心紧密相连,织成有千万个结的丝网,任它风吹雨打也拆不散。该句设想奇特,比喻生新,耐人寻味。
  
  《碧云天》、《寒烟翠》
  来自范仲淹的名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写羁旅相思,碧云、黄叶、翠烟,词人用色彩渲染夕阳下的深秋美景,乡魂、愁肠、相思泪次第写来,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抒写出客愁的深长。该词更因元代王实甫的名剧《西厢记》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化用而流传民间,影响深广。
  
  《人在天涯》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前三句纯以景物入诗,九个极富典型意义的景物叠加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景图,不着一个情感化的词语而悠悠情思毕现;末句以点睛之笔抒情,传达出天涯游子的孤独迷惘,情与景达到了高度融合,被冠以“秋思之祖”的美誉。
  
  《几度夕阳红》
  出自《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原是明代文人杨慎作的词,写得豪迈、悲壮,其中有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也隐含着名士高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轻视。作者借词的上片末句作书名,寄托了对人世间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无限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在琼瑶的书中,我们随处可见中国古代诗文的影子,甚至连她的笔名“琼瑶”也来自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情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不难看出,古典诗歌的因子几乎渗透到了琼瑶浑身的每一个细胞中。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多情的古典诗词给了她深厚的文化滋养,塑造了她多愁善感的心,开启了她创作的灵感之门。她又以如椽之笔回报中华文化,为这座百花园添上了凄美的一页,完美地诠释了她名字的含义——“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正所谓:
  千秋诗词开情门,哀婉缠绵写红尘。
  人生自是有情痴,解铃方识系铃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