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社会科学文阅读训练两则

作者:严维民




  古代女性的生活状况研究
  
  从事社会性别史研究,特别是关注中国古代妇女历史的研究者们,一方面由于跨学科的理论建设而感到焦虑,另一方面也由于资料的缺乏而感到困扰。大家都意识到,要突破一种根深蒂固的“经典话语系统”,需要把研究的取材范围从“精英著述”扩大到“边缘材料”,这里既包括文献资料的拓展(例如正史之外的档案、地方志、墓志、金石碑铭、诗词、笔记、小说乃至书信、契约、婚帖等文字资料),又包括实物资料(物质的、身体的,等等)、情境场景(发生环境、社会氛围等等)的综合认识及其与文献资料的互补和互证。
  本文希望通过个人在社会性别史研究中的点滴经历,讨论考古资料对于我们认识问题的重要意义。我这里所说的“考古资料”,主要是就资料来源而言,指通过发掘得到的资料,包括文字的与非文字的实物资料;具体地讲,主要是出自墓葬遗址的资料。
  考古学文化本身反映的是一种复杂的时空综合系统;我们在利用考古资料时,不能仅止于将注意力置于一个个单独器物、图像之上,而必须注意“遗物群”构成的社会意义,注意同一背景下不同类型的遗物所共同传达的综合性文化讯息,也要注意遗物与遗址的整体关系。
  显然,考古发掘资料的内容及其特质颇不相同。仅就出土于墓葬之中的资料而言,其表达载体有文字与非文字资料之别。女性墓志、功德疏等文字资料,由于其特殊性质,一方面可能较为直接地反映女性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又会竭力向主流话语靠拢,以理念的框架来“规范”当时的现实。这类材料润饰溢美的成分相当突出,清晰地体现出时人心目中对于完美女性形象的理念。出土的各类公文、户籍、诉讼状及判词之类官方档案,自然也有不同程度的虚饰成分,但受其用途制约,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可资比对,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整体背景。帐簿、契约、转帖之类民间世俗文书,尽管同样受到“正统”规范,但其重实用、易操作之性质决定其内容比较接近于社会实际。非文字的随葬物品,其形制、数量、款式、工艺等等所传递的信息,都会有助于我们对文献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
  20世纪初期以来,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阿斯塔那与哈拉和卓古墓群以及雅尔湖一带,出土了数万件珍贵的文物文书。其时间跨度上自公元三世纪的西晋时期,下至公元八世纪后半叶的唐代后期。文书中数量最多的是汉文文书,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作为随葬品的纸帽、纸鞋、纸褥、纸棺等物上拆揭出来的,只有少量是作为正式文书完整地入葬的。尽管多数文书残缺不全,但它们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史料,对于研究当时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切依据。在这批资料之中,不乏有关中古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状况的内容。我曾经主要根据这些材料,讨论过公元六世纪至八世纪吐鲁番地区的妇女,尤其是下层社会的妇女介入经济、法律以及宗教活动的情形。
  (选自2006年11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有删节)
  1.下列关于“考古资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资料指通过发掘得到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实物资料。
  B.考古资料包括从墓葬中出土的可以反映女性生活状态的文字的和非文字的资料。
  C.考古资料还包括通过发掘得到的文献资料——“精英著述”和“边缘材料”。
  D.考古资料对于从事社会性别史的研究者认识古代女性生活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2.下列对“考古学文化本身反映的是一种复杂的时空综合系统”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考古学须通过考古资料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的“遗物群”构成的社会意义。
  B.考古学的考古资料本身所反映的应该是同一背景下不同类型的遗物所共同传达的综合性文化讯息。
  C.考古学须通过考古资料反映遗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遗址所形成的整体关系。
  D.考古学的考古资料本身所反映的就是研究者对遗物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的认识与理解。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要突破古代妇女史的传统理论就要拓展取材范围,改进对所有相关资料的研究方法。
  B.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包括对实物资料和情境场景的综合认识及文献资料的互补和互证。
  C.出土于墓葬的资料有文字的与非文字的区别,它们都是表达某些文化讯息的载体。
  D.女性墓志和功德疏等文字资料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反映妇女状况时可能的客观性和必然的主观性。
  4.下列不能直接说明“考古发掘资料的内容及其特质颇不相同”的两项是( )
  A.账簿、契约、转帖之类文书,其重实用、易操作之性质决定其内容比较接近于社会实际。
  B.官方档案类的文字资料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整体背景。
  C.公文、户籍、诉讼状及判词等,它们属于当时行政、公安、司法等方面的应用类文字。
  D.文字资料有墓志、功德疏等,它们的作用一般是为女性记载事迹和志功颂德的。
  E.非文字的随葬品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文献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女性墓志和功德疏虽然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但可以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那时统治者统治民族和国家的理念框架。
  B.20世纪以来在新疆各地出土的文书中数量最多的是汉文文书,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出塞远嫁的汉族妇女不在少数。
  C.公元六世纪至八世纪吐鲁番地区的妇女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意味着她们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其他民族妇女所无法比拟的女性权利。
  D.作者“讨论考古资料对于我们认识问题的重要意义”中的“问题”就是指“由于资料的缺乏所感到的困扰”。
  6.细读本文,你体会到作者对古代史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等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人”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