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六抓”拨云雾 审题见日出

作者:路风才




  2006年高考再次出现供材料作文,写好这类题型作文的关键一步是审题、立意。考试大纲对审题的要求是“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对于供材料作文来说,只有全面地理解了材料,准确地把握了材料的内涵或寓意,才有可能提炼出适合材料的中心观点。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六种方法,指导大家如何读懂材料,准确地把握材料意蕴。
  
  一、抓材料的倾向性
  
  作文材料都会或显或隐地提示、限制写作的思维指向,而材料的情感倾向(即材料对所叙的人或事、现象、问题等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思维限制因素之一。立意要准确,必须体察材料的情感倾向,不要盲目地和材料“对着干”。
  材料一: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而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曰:“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神仙。
  材料的主人公是吕洞宾,他拒绝学“点金之术”,因而成仙。很明显材料是肯定他这种行为的,肯定他保持纯洁善良之心,拒绝害人之念,因此这则材料的含义是“拒绝假恶丑,才能获得真善美”。如果不体察材料的倾向性,反过来大谈吕洞宾是迂腐的,时代需要“点金之术”,高科技时代“点金之术”是可以变成现实的等等,就离题万里了。
  
  二、抓材料的关键句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论。
  材料二: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这则文言材料中“其人自护其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其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其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我们可能会赞颂北人不同凡响之举,这就“谬之千里”了。
  
  三、抓材料的隐喻性
  
  比喻性的材料,首先要弄清材料的本意,再理清材料的喻意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点,由此及彼地联想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申阐发。
  材料三:有个人曾对蚕破茧时的痛苦挣扎于心不忍,于是用剪刀剪破茧壳使之早点出来,结果帮了倒忙,蛾只爬一会儿就死了。
  “蚕”只有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生命才能走向辉煌。由此推之,一个人欲想成才,就必须经过一番跌打滚爬,经得起暴风骤雨的洗礼,经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否则永远不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从“帮倒忙”可得出如下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凭感情意气办事。
  
  四、抓材料的聚合点
  
  有些材料语义反复,有些是多项材料,在审题时应多面复合,立体聚焦。对材料涉及的不同对象作求同综合,找出不同对象的聚合点。
  材料四: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说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
  这则材料反复出现的是前者如何如何,后者就“笑了”,强调有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容易狂妄,自吹自擂。据此可得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再如有一作文题中给了三则不同材料。第一则是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
  
  五、抓材料的分歧点
  
  材料五: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两则材料中同样是一个到三个人,同样是做事,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三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三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诿,不往一处使劲,三个和尚没水吃。可见其不同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这一点,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六、抓材料的结合点
  几个材料指向是相同的,但每一个材料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是全面的、科学合理的。
  材料六:①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看似矛盾,但都很有道理,不过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