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成长从思想开始

作者:齐 艳 徐彦利




  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短文,讲了几个女小学生之间的嫉妒与对立。“我”与琴学习成绩相仿,这种相仿没能使我们成为朋友,反倒成了敌人。谁都害怕对方超过自己,于是用尽心思孤立对方。嫉妒产生仇恨,仇恨又使人处心积虑地寻找对付敌人的方法。于是,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少年时代的争吵、谩骂、互相贬损、算计、倾轧等行径接踵而来。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战斗的双方两败俱伤,成绩普遍下降,都未考入理想的中学。
  细细读来会发现这篇不长的文章很有一些动人之处。首先是它的真实性。小学时代,理性还没有建立,作人做事几乎完全靠直觉与自身的好恶,因此更加充分地显现了人的本性。“我”与琴、表姐等人虽谈不上大奸大恶,但又活生生地展示了人的自私、猜忌与促狭。琴孤立“我”,“我”给她起外号,她对“我”破口大骂,“我”与表姐拼命地挖苦她……这些难道不是许多人共同拥有的小学回忆吗?相似的情节,相似的心理,绝不是作者个人专享,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这就是成长的起点,它喻示着我们每个人都必将从理性缺失的童年、少年起步,跨过无数人生的沟沟坎坎,抛却简单与偏执,抛开愚蠢与短视,逐渐走向理智与成熟。
  成长是具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思维。中考的失利并没有使“我”迅速认清小学时期拉帮结派、互相对立的消极意义,反而继续仇视过去的“敌人”。“我”回避了琴的问候,将她试图和好的目的彻底粉碎。表面上,这是一种个性或是坚韧,实质上却是一种顽固的执拗。妈妈对琴的评价是“懂事了”,对“我”的错误坚持则完全予以否定。成人的眼中,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否定过去的自我才是真正长大的标志。毋庸置疑,在思想上,“我”还没有长大,依然处于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处于将错误与个性相提并论的心理阶段。
  直到多年以后才慢慢清醒,成长原来是从思想开始的。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反思自己,学会欣赏对手的优点,并将这些优点借鉴过来为我所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而仇视对手、将对手置于死地的做法只是一种孩童式的简单粗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阻碍自身前进的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想的改变,幼时的许多想法和做法都会被我们一一否定,然而也正是这种对自我的不断否定使我们完成蝴蝶似的蜕变:一次次脱去阻碍自己长大的外壳,一次次与曾经的自己艰难告别,最后才能化蛹为蝶,张开翅膀飞向无尽的蓝天,飞向另一个更加广袤的人生舞台,拥有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
  《那个蠢女孩是我》告诉了我们一个成长的故事和成长付出的代价,没有人可以逃脱这种成长,没有人可以生来便拥有睿智与理性的头脑,然而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地回望来路,对过去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在这种回顾中纠正自我、完善自我。短文虽短,对成长的思索却意味深长。我想,真正的愚蠢并非错误本身,而是缺乏审视错误、自我批评的勇气,从这一点来说,主人公“我”已告别了“愚蠢”,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前车之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