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如何备战探究性试题

作者:刘 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评价理念与时俱进,应运而生。在考试实践中催生了一些新的题型,实践探究性试题便是其中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提出,要在语文试题中增加探究性试题。这种创新试题是对原有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探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的最高能力层级。实践探究性试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其特点是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效能具有创造性。这类试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设置生活情景,提出某种话题。它要求考生投入社会实践,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中拓宽思维空间,挖掘自身潜力,展示自我才华,并为创造性发挥提供前提条件。设置探究性试题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下面,就探究性试题的要求、形式和方法作详细阐述,相信这对考生答题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试题要求
  
  《考试大纲》对探究性试题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或深层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需要考生站在书上俯视文本,而不是倒在书上仰视文本,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独特的体会、独特的见解,需要考生真正读进去,又能读出来,从而进入到研究的层面。
  
  二、试题类型
  
  (一)探究文本的丰富意蕴
  这种题型要求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领会文本给予我们的其他启示。为此,要求我们在阅读时不能浮于表面,要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去粗取精,抓住文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如:学习了《〈离骚〉节选》(人教版第三册)这首诗,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迪?
  
  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节选部分虽然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但只要深入挖掘,认真分析,我们得到的启迪肯定远远不止这一点。当然,不同的同学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但这种感受与理解一定要紧扣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来阐发。
  
  参考答案
  (1)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绝不能动摇。
  (2)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3)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探究文本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道、法各有千秋,思想内涵也各不相同,延伸开来的思想文化体系更是千差万别。所以说,一般文本的文化内涵绝不是孤立的、个别的,而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如果我们能拓展思维空间,发挥良好的探究精神,一定能够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往往别有洞天。
  如:你认为白居易《琶琵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分析
  这道题一定要紧扣“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进行探究,要深入挖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士大夫的白居易和作为歌妓的琵琶女,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相通之处,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答案也就出来了。
  
  参考答案
  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意义。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作品或文本,前人多有论述,见解也基本达到了共识。但如果我们能更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另有所得,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对作品或文本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如:街亭失守,你认为是谁的过错?(人教版第四册《失街亭》)
  
  分析
  传统的观点或认为是马谡之过,或认为是诸葛亮之过,或认为他们两人都有过错,仅仅从文本进行探讨,这些答案都说得过去。但如果我们能借助《三国演义》和曹操的《短歌行》来进行探究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
  
  参考答案街亭的失守,应该讲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此时的蜀国,根本无人能守街亭,即使能守,也守不了多久——蜀国无人才(“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可以作证)。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来承担责任,那这个人无疑只能是刘备。首先,刘备缺乏政治眼光,不知网罗人才,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匮乏。纵观三国,也只有求贤若渴的曹操,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不管是他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还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抑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不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贤才的渴望及诚心。也正因为如此,三国后期,人才都齐聚在魏国,这也正是魏国强大的原因。其次,刘备只重用心胸狭窄的关张二人,导致人才远离蜀国,使蜀国后期人才匮乏。关张二人,虽然性格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自以为是,容不下他人,就连处处委曲求全的赵子龙,都很难同他们相处,那还会有谁来投奔蜀国,为刘备卖命呢?第三,在于刘备处处以皇族后代自居,不求上进。他以为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将就足能称霸天下。素不知,当这些武将老的老,死的死之后,就再也没人能给他撑起这一片天了。
  (四)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都能透过作品表现出来。所以,我们探究文学作品或文本时,一定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挖掘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进而了解这个时代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
  如:追名求利,本是人的正常需求之一,那如何理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呢?
  
  分析
  要探究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特征。东晋时代的政治是否清明,是否能人尽其力,是否能人尽其责。二要了解他本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追名逐利还是高洁正直。把二者结合起来看,就能清楚地了解到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
  求名求利,只要目的纯正,方式合理,本无可厚非。可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是因为他厌弃官场的污浊和趋炎逢迎。在官场,对陶渊明这样高傲自洁的人来说无疑是囚在樊笼而不得自由。田园的风光自然清静,令人向往,可真正到农村里生活却不是现代人的向往,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家园,既有洁净恬淡的自然家园,也有皈依寄托的精神家园。
  (五)探究文本的形象
  记叙类文体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产生这种特征的深层原因,进而反映社会生活。但是,文本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对人物及时代的反映往往是零星的,琐碎的,不全面的,为此,我们就要结合已有的知识或课外知识,来进一步丰满人物的性格。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