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让小河永淌心田

作者:陈继民




  舒婷当过下乡知青,有农村生活的阅历;而后返城,有城市生活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有曾经的农村和当今的包括城市、农村在内在社会风气的对比和思考,因而写成了令人深思的《小河殇》。
  深刻、含蓄的意蕴。她是诗人,善于从生活中观察、提炼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作者将这种感悟写出来,以引出广大读者的共鸣,以受到一种道德的教化。殇者,“没到成年就死去”也。文章写小河殇,即写小河中途的死去。这里,旨在暗示当今某些优良传统道德的萎缩。文章以明暗两种思路写。明,从头到尾写河的晶莹、剔透及“枯瘦”、“污秽”、“苟延残喘”;暗,写某些优良传统道德的失落。你看,小河给我们的是营养,小妹能为我们氽鱼汤、“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河是我们的避难所”……与其说在写小河对“我们”的恩泽,不如说在写生活在小河畔的人们的心灵美,当时全社会人们的心灵美。小河对人们的物质滋润,就是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人们的精神滋润。写小河为“我们”引路,不如说是那些优良传统道德在为我们引路。小河与人们须臾不可分离,即优良的传统道德与人们须臾不可分离。文末,作者更明确地点明主旨:“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两岸……自然法则”。文章含蓄而深刻地给读者以启迪。当然,作者面对“小河”中的某些失落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地预言,它们定能回归,故结尾深沉地反问道:“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看似在问,实则是表明对优良传统道德的回归充满信心。
  优美、醉人的意象。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文章靠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陶醉人。作者写小河“殇”的文字少,写小河生动、鲜活、可人的文字多,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幅,我们“踩在卵石上跃纵而过”,肥鱼“卡在石缝里”;二幅,“春水泛滥,河水恣意……压垮”;三幅,“早晨我们在这里……东北松花江上……”;四幅,“听到河边苇丛里……口哨曲子”;五幅,“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晶莹”;六幅,“只听见汩汩溅溅的水声……谷底”。从这些意象中我们听到了小河的声音,闻到了野草的芳香,感受到了泥土的气息,触摸到了大地的神经。它们似乎又把我们带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丽日之下,那晶莹明亮的河畔,让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可爱。从对大自然的甜美中感受河边、田野中的风土人情之美,人们纯朴的心灵之美,全社会的优良风气之美。读者一定会在这种对小河、对大自然的享受中,表达出对纯美风气的怀念及对这种风气的向往。
  清新、典雅的词句。作者把小河写得十分可爱,这种爱,除那醉人的意象外,还得力于作者的精美、俏皮的词句的运用。河水的剔透、田野的芬芳、生活的苦乐,均是由这些词句送给我们的。“冬季里……顺手牵鱼”中的“跃纵”,写出了快乐的心境,“顺手牵鱼”是“顺手牵羊”的“化用”,写出了不费力而得鱼的惬意。仅几个短句,就写出了在小河中快活抓鱼的情形。这里写鱼的可爱是为了衬托小河的可爱。作者又将小河拟人化,说它“恣意爬上”“桥板”,“嬉闹着……压垮”,写河水的调皮可爱,也进而让读者体会小河的可爱。在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时,所用词语有色,有形,有质感,有动感。“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剔透的空气”、“如碎钻般晶莹”、河流“似乎要壁立起来”、“河水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这些词语把小河及河水写得美极了,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从中感受小河的调皮与可爱。又如写我们与小河有关的生活的第四自然段,“簸箕里……‘生动活泼’”,再现了当年“我们”在河边的艰苦与快活。这些写细节的句子,写“我们”的快乐又是在写小河的快乐,写人与人间的亲情友情。文章除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文句外,还适时地运用一些典雅词句,如第三自然段的“我未来……在水一方”,第九自然段的“夜清如水,月色如洗”,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受伤的动物苟延残喘。”读这些句子,仿佛在小河边聆听一首古筝里弹奏出的古典音乐,在欢快的小河旁享受着“高山流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