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两个月亮

作者:金克木




  传说大半个世纪以前有一对夫妇,男的是科学家,女的是文学家。有一天晚上两人一同散步。正值秋高气爽,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女的说:“今夜的月亮真圆。”男的说:“没有圆规画的圆。”一个是诗文头脑。文学眼光。一个是数学头脑,科学眼光。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照旧散步,照旧谈话,照旧相敬如宾,直到白头偕老。科学和文学并存。你看你的月亮。我看我的月亮。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谁也不霸占月亮,独吞下来。月亮是在天上,由人怎么看。
  又有个传说,也是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和“伟大人物”(通行汉译“圣雄”)甘地见面了。据说对话中有这样两句:
  诗人:我们不要毁坏艺术。
  伟人:艺术不要毁坏我们。
  这又是两个月亮。两人也是各行其是,各人在自己建立的“道院”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办国际大学。伟人摇动手纺车,进行民族独立运动。
  还有个传说出自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据说不知多少年以前,不知什么地方,有一个和尚。他的修行是除了拜佛之外逢人便拜。问他为什么,他说,所有的人将来多少代以后都要成佛,所以不敢轻视。受他礼拜的人不但不感谢,反而很生气,说:“你是什么人,敢预言我将来成佛,敢像如来佛一样给人‘授记’?”他一拜,对方便骂他,甚至于打他。他不还口,不还手,只是躲避,口中念叨着“不敢轻视,不敢轻视”。于是他得了一个绰号“常不轻菩萨”。终成正果。这位菩萨和受他礼拜而打骂他的人对一件事有两种看法。一个月亮被两人看成两个。一个看的是将来,非常遥远的将来,成佛作祖。一个看的是现在,当前看得见的现在,凡人一个。菩萨挨打受骂,因为他把将来当作了现在。打骂他的人看不见将来,也不相信将来,只承认现在。
  这三个传说中,前两个都没有说发生冲突,后一个是一方斗争另一方。前一种情形少见,后一种情形越来越多。许多现代家庭往往是这样。离婚不是“孔雀东南飞”,婆婆下命令,是双方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原来婚姻和家庭是性格和感情的结合同居,不是对社会和子女负责的法律关系。社会和法律是有约束力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一个月亮被夫妇两人看成两个。假如夫妇两人都是常不轻菩萨,像前面说的那一对,那就好了。可惜的是现在往往两方都不是,或者只有一方是。前一种的结果是分离。后一种的结果是有一方挨打受骂忍气吞声。看来常不轻菩萨真是伟大人物,怪不得在佛经里受到表扬。又可惜学他的人太少。熟读这一经文的人好像也不学他,大概是因为不肯把将来当作现在,更不愿挨打受骂,不修习“忍辱波罗蜜”。
  科学和文学两个月亮,艺术和政治两个月亮,丈夫和妻子两个月亮,难道都是像天上月亮一样,只可有一,不能有二,天无二月吗?
  自从有人登上月球抓下一把“月土”来以后,广寒宫变成了环形山。月里嫦娥在许多人眼中和心中消失了,变成了“明星”。月不如星明。
  听说寺庙香火又盛起来了。但愿拜佛念经的人多少也学一点常不轻菩萨,不轻视对方,不论是丈夫或妻子或朋友或同事或同行,不用礼拜,平等相待就好,可以少生多少闲气。
  
  (选自《中外书摘》2008年第4期)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