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时空构建下“触摸”的真实

作者:张军艳




  这篇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俗话说:眼见为实。而当我们连自己的双眼都怀疑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用行动来证明事物本来的面目和事情的真相。
  本文的“神”是作者选择用“触摸”的方式去辨别潜藏在事物表层之下的本来面目。
  第一部分作者回忆少年时因生活拮据,母亲用手去抚摸、用脸去“摩挲许久”的新布料这一感人场景,虽然作者未挑明写母亲此举的用意,但当我们明白作者是在用自己的寸草之心“触摸”少年往事时,我们感受到了字里行间作者对母爱的真诚与伟大的歌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下文中,作者言简意赅地谈到童年时受好奇心驱使渴望“触摸”电影幕布,这一看似可爱又好笑的念头在作者一本正经的叙述中显得尤为神圣,正如作者所说:“‘触摸’有时对我来说,只是为了识别被触摸之物的真实性质。”纵观全文,作者的“触摸”无一不是为了追求真实。
  第三部分写的是作者“触摸”阳光与栏杆在油画中投射的阴影。作者明知阴影乃虚构,却又说“但这里的阴影仍然是实实在在的!”作者认为阴影在油画中呈现的美是真实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第四部分作者通过举“触摸”玫瑰花刺对触摸者的伤害的例子,得出“触摸它们的结果,有时会是让人疼痛的血”,表达了追求真实有时会得到苦痛。
  第五部分作者提到“触摸”酒店仿大理石的柱子,“击穿了仿造的华丽谎言”,似乎在告诫我们,对真实的追求需要你不懈地求证,引人深思。
  本文的“形”采用的是时空构建:时间跨越大,从“今晚”到少年、童年、2005年12月下旬某日中午,再回到写作的“雨夜”;空间拓展广,从“头顶上的那盏灯光”到“河边枯黄的草地上”,从乡村、北方城市的宾馆、“长江下游这个小城”的“情缘”花店、“我”居住的这个城市的酒店,再回到“稿纸飘落在地”,时空紧密相连,构筑起“我”的岁月人生,将我经历的重要的“触摸”像幻灯片似的一一放映,让我们感受到“我”坚定不移地对真实和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