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钓鱼与写作

作者:王翊民




  我总觉得钓鱼与写作是一回事。
  钓鱼须先准备好充足的鱼饵,鱼饵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所钓之鱼的多寡大小。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大作家与好钓手一样,均会时时留意身边之“钓饵”,并注意收集。待意欲垂钓之时,则不会出现手忙脚乱、临时抓瞎之窘境。鹰隼欲奋翮高翔,必先敛翅蓄力,此乃自然之理也。
  钓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因为很少出现一下饵垂竿便有鱼儿上钩的情形。往往是一竿下水,半天浮子不动,这就会对钓者的意志力提出考验。所以说,钓鱼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写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想要写出好文章,非得坚持不懈地练笔不可。老作家从维熙在荷泽文学研讨会上说:“我写的文章只有六分之一能发表,其他六分之五全练笔了。”诫哉此言!“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是“读书破万卷”,“练笔超万遍”!
  最能考量一个钓手素质的时候是有大鱼上钩的时候。当钓手看到浮子猛地向下一沉并久久不浮出水面时,心中难免会产生兴奋之感。钓鱼庸手在此刻往往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猛然用力提竿,其结果常常是“大鱼脱钩两手空”。而钓鱼高手此时则会控制住兴奋,让大鱼在水中游上一会儿(钓鱼的行话谓之“游鱼”),待鱼精疲力竭之时,再慢慢收竿,将鱼拖到岸边。作家在创作之时也会遇到有佳句妙段“上钩”的妙境,这时最能考验一名作家的“钓技”。以前,初读莫泊桑的作品,觉得写得很好。而后,又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感到莫泊桑比起福楼拜来还“太嫩”。原因就是,福楼拜在有“大鱼上钩”之时,能够从容应对,无一丝紧张。而莫泊桑就往往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甚至能让读者“看到”他在“大鱼上钩”之时。双手兴奋地不停发抖的样子。
  清代文人吴敏树在他的散文《说钓》中写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大之上有大矣,得之后有得矣”。说的是,钓者戒之在贪。钓到了八两的鱼还想钓一斤的,钓到了十条还想钓二十条,这样下去,钓者终会被引入“瘠地寒霜”之魔境。写作亦是如此。记得有一位文学青年曾说过,“咱刚开始写的时候,水平也和莫言、余华他们差不多,可咱一心就奔着诺贝尔文学奖去了,几篇文章泥牛入海后,就不再写了。”可见,写作之“贪”也是害人不浅的。故欲写出英蕤窈窕、元气淋漓的文章,还应以平常之心孜孜砣砣,“从头写起”。
  青草鲢鳙,钓法殊异。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在论及写作时说道:“或娓娓铺陈,或要言不烦,或嬉笑怒骂,或严肃凝重,或素淡冷隽,或浓郁热烈,或研黠老作,或廓落迂疏。写杂文是辣手,写寻常应用文是拿手,写论文是高手,面对死者能写出动情催泪的悼文,最后的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给爱人写情书能走绵丽之笔。”陆教授之言可谓深申肯綮!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只有广泛阅读。采百家之长,才能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效果。
  质而言之,钓鱼对于钓者而言乃是人生一大乐事。恐怕没有人为了寻愁而扛竿垂钓。同理,想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把写文章当作一件乐事。孔夫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美文终会翩然而至。否则,即使再下苦功,所写之文也会给人以內容枯乏,无病呻吟之感!
  钓鱼与写作真的是一回事。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