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作文里不该漏掉的

作者:凌仕江




  一天晚上,我应邀去朋友家作客。那天来客很多,喝酒间歇,遇见朋友家正上中学的儿子在一旁写作业。尽管四周吵声不断,但他依然专心致志地坐在小小的冷板凳上,一门心思驰骋在纵横交错的题库里,让我为之感动。
  他的成绩是好是坏,我一点儿也不关心。相对来说,我更看重他对待学习的那份沉静与心安的态度,看着他一动不动的背影,我真不忍心打扰他,只希望宴会四周赶快静如止水,让他拥有一双翅膀。飞进豌豆花的花蕾之中。朋友看出了我的不安。又看了看埋头作业的孩子,把我们安排到一帘之隔的小空间,谈论的声音也小了。在妈妈的建议下,孩子找来一本他上学期的作文本,要求我提些意见。
  我最怕给别人提意见,但我喜欢欣赏孩子的作文。
  我连续欣赏了几篇他的作文,就再无兴趣往下看了。犹豫片刻,我让孩子推荐一篇他最满意的作文给我,他很得意地翻出一篇递给我看,标题叫《七彩人生路》,不同的色彩在他笔下呈现出不同的华美,用尽了所有的比喻,写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可他怎么就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呢?洋洋洒洒几大页,总算耐着性子读完了,我一时无语。为什么?原因是他的作文几乎没有切身的经验,不能让我产生对他作文的印象,不说深刻,哪怕一个特别让人回味的句子也行。但没有,就像海子说的“没有任何泪水可以使我变成花朵”,那些语言尽管表达完美,甚至有的语句可以堪称范文之类的经典,但与他真实的生活感受相差太远。他在作文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生活,而以完成任务的名义去克隆别人的生活,难怪他的作文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格式化。他几乎是在背诵作文书里的那种十分统一的句子,让我无法感知他真实的心灵世界。更要命的是语文老师在他每篇作文后面给予的高分和评价:“书写工整,抒情到位,98分”、“语言流利,细节精彩,96分”……
  这究竟是孩子作文的方法不对?还是语文老师的水平有限?
  朋友见我锁紧眉头,惊讶地问:“难道我儿子的作文很差吗?”我说:“不是你儿子作文很差,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差!”
  于是,新的问题产生了。别的客人们纷纷放下酒杯,惊诧地问我:“如果你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你会怎么教他们呢?”
  这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虽然我给中学生的老师面对面地上过课,但还没有当过中学生的老师。如果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首先我要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给他们安排大量的阅读时间,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尽量不让他们写命题作文,那是强迫他们思维与智慧的佐证,也是限制他们写好作文的最坏措施。我让他们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哪怕只是一个让人产生切肤之感的哀叹句,或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冷幽默式的开场白,亦可描述一回窗外的天空……总之,要让他们的行文真正去检阅自己生活的点滴,让他们意识到作文就是赋予一次生命的过程。我拒绝让他们去分析那些大师们的文章,不谈中心思想,不回答段落大意,更不会让他们照例模仿写句子。我一定会告诉他们,好文章是用来大家享受的,决不是用来折磨人的。近些年,据媒体透露。我常有文章被作为这样那样的分析例题,让学生们阅读起来既小心又谨慎,生怕错误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不仅为难了他们,也为难了我自己。有关部门曾寄来有我文章试题的卷子考我,我自己写的文章,勉强对了一半,居然已算幸运了!
  这不免有些荒唐。
  我想,如果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我还会经常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走走,哪怕多认识一棵树木、一株花草。我还会利用一些传统的节假日开展朗诵、读书、讲故事等比赛,奖励那些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敢于“另起一行”的作文者。我要我的学生走出课本,个个都能谈天说地,最终让他们明白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容易产生成就感的学科,生活之中,说话处事,洞察一切,作文现场,从不离席。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