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取与舍

作者:陈明淑




  一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选自《庄子·知北游》)
  译文
  大司马家中有个打造剑的人,已经八十多岁,腿脚都不利索了,但打造出来的剑还是那么精确,竟与要求的丝毫不差。
  大司马很赞赏他的铸剑本领,赞叹之余,对他有如此绝技的原因产生了兴趣,就问:“先生的剑制作得如此精妙,是靠着技巧还是凭着‘道’?”
  那个铸剑人说:“我二十岁时就迷上了铸造剑,从此眼中就只有剑。外界的东西一概看不见。凡是与剑无关的,一律不去花费心思。铸剑对我来说是有用的东西,而别的都是没有用的。就这样,我凭借着‘没用’达到了‘有用’。顺应自然,混同‘用’与‘不用’,这就是无所不用啊!”
  为什么说是“无所不用”呢?因为不用也是用,把不用的心思和精力都加放在用的上面就能掌握过人的本领。
  
  二
  
  西闾过东渡河,中流而溺,船人接而出之。问曰:“今者子欲安之?”西闾过曰:“欲东说诸侯王。”船人掩口而笑曰:“子渡河,中流而溺,不能自救,安能说诸侯乎?”西闾过曰:“无以子之所能相伤为也。子独不闻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随侯之珠,国之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骐骥騄弭,倚衡负轭而趋,一日千里,此至疾也,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钱之狸;干将镆铘,拂钟不铮,试物不知,扬刃离金、斩羽、契铁斧。此至利也,然以补履,曾不如两钱之锥。今子持楫乘扁舟,处广水之中,当阳侯之波而临渊流,适子所能耳。若诚与子东说诸侯王,见一国之主,子之蒙蒙,无异夫未视之狗耳。”
  (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译文
  一个名叫西闾过的人乘船渡河去东岸,船行到河中间沉没了,船夫把他救上岸来,问道:“先生要去哪里?”
  西闾过说:“我想东去游说诸侯。”
  船夫捂着嘴笑起来,说:“你掉进水里连自己都救不了,又怎么去说服诸侯呢?”
  西闾过说:“不要用你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你没听说过和氏璧吗?它价值千金,但要是用它来做纺线的纺锤,却不如砖瓦块好用;随侯之珠是国之珍宝,但要是用它当打鸟的弹丸,不如泥土做的好用;骐骥騄弭是天下的良马,拉着货车一天能奔驰上千里,但要是让它们去捉老鼠,还不如用价值一百文钱的狸猫;干将镆铘是天下的名剑,砍在铜钟上,钟被切开而不会发出声响,用来切东西,好像手上没有知觉,它可以割断羽毛,切削铁斧,所谓锋利无比,但是用它来修鞋,还不如两文钱的锥子。”
  “现在你手持木桨驾着小船,出没于广阔水面,经历汹涌波涛,面对又深又急的水流,这正是你所擅长的。然而,要是让你东去游说诸侯,面对这些一国之王,你一定是一副呆傻的样子,就像是刚生下来没有睁开眼睛的小狗一样。”
  启示
  取与舍,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会面临的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我们更看重的东西,往往就得舍鱼而取熊掌。取舍之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我们必须把精力集中到最热爱的事业上才能取得成功。一个苦闷的青年曾对法布尔说,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爱好的事业上了,但仍收效甚微。法布尔先赞赏他热爱科学,再问才知道原来他分散精力到了许多不同的学科。于是法布尔让他“聚焦”,懂得放弃才会有所得。
  《庄子》中的铸剑人专心铸剑,心无旁骛,终于达到了精妙的境界。西闾过不顾及其他,有所短才有所长,专心钻研学术,学了一肚子的治国之术。人的资质不同,天分各异,要想把你异于常人之处充分发挥出来,取得骄人的成绩,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到几个领域中的人,在相同的禀赋下,取得的成就肯定没有专心于一个领域的大。同时,专注于一方面的人在别的方面就会不及别人,铸剑人只善铸剑,西闾过能治国却不会渡河之技。这是有得必有失了。
  总之,得与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永远都只能得到一面。那就让我们慎重地选择吧!然后按选择好的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