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读
作者:黎景墨
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灵魂需要知识来充盈,心灵需要文字来温暖。手中捧着书卷,满怀宁静与虔诚潜心阅读,读出文天祥那视死如归的气魄,读出柳永那缠绵悱恻的柔情,读出巴金的清醒智慧,读出郭沫若的慷慨激昂。从那厚重深沉的书本里,读遍古往今来的历史长卷,读出风流人物的悲凉与欢颜。读是了解,书页飒飒翻去,留下的是对博大文化的崇敬与赞叹。
然而,阅读不只局限于文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携着古集去寻找陶渊明笔下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带着诗篇去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趣,亲自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仔细品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真正含义。我开始走近自然,不畏任何艰险。面对一个神秘而广博的天地,我需要慢慢阅读。于是,我看到它非凡的技艺,看到它鬼斧神工地造就屹立在山岳顶峰上的巨石,看到它巧妙地洒下一泓清泉,扎根于漫漫黄沙中,如同弯弯的月牙般晶莹剔透。读是感悟,当阅读逐渐深入时,会发觉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如同幼稚的孩童面对伟大的母亲。大自然的智慧,在大地的每一寸肌肤上播洒,陡峭的山崖,细柔的溪水:鲜妍明媚的花朵,青葱茂盛的草丛,等等,都是自然的杰作,有着最真实的艺术美感,丝毫没有雕饰。挥洒汗水于山石草木之间,仔细阅读,引人深思。
返回尘世,终日行走,读是必需。有人说,察言观色即是读,此话显得片面。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本本不同,然而都会有封面与封底,将自己包裹得精致动人。此刻,读是面对,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渠道。所以,读的根源在于诚。相互的坦诚产生信任,两个人若彼此相信,便可敞开心扉,畅谈人生,抒发感情,你我都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对方面前,不需掩饰,没有敷衍,只有真诚,才能够读得透彻、读得明朗。任何时候,读都需要有一颗诚心,这样才可懂得事物的本质所在。怀着真诚的意愿,就能够拥有自信和勇气去读懂一切,用心去读,心诚则灵。我想,察言观色与读永远不可能画上等号,正如同虚与委蛇和开诚布公永远不可能是同义词一样。
有时,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或许会坐在书桌前读书;或许会去郊外散步,享受质朴但美丽的风景;或许会和朋友交谈,时而四目相视,两人便不约而同地会心微笑。这都是阅读,尽管读的形式不同,然而每次读都感到愉快。读完之后,有时脑袋里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仿佛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某个道理。
此时我更加快乐,因为有一颗种子正在心房里茁壮生长,那是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