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2期


向鲁迅学点基本的叙述之道

作者:张天兵




  鲁迅的文章,不仅思想内容深刻,写作艺术也极高明。因此,我们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除了要从思想上受到教育外,还要学点写作上的方法。本文试从叙述的角度出发,谈点基本的却很重要的为文之道,希望同学们不要轻视这些东西,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学精了,记叙文的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下面我们来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在叙述类文章中运用这些基本写作技巧的。
  
  一、巧于叙述顺序的变化
  
  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在记叙文中要将这些叙述顺序精心组织,巧妙变化,文章就能避免平淡而显得曲折有味,引人入胜。鲁迅的《祝福》写的是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按照通常的写法,可以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来记叙。但鲁迅没有这样写,而是运用倒叙,先写故事的结局——祥林嫂的惨死,再回过头来叙述祥林嫂的一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一,这是一个悲剧,首先写悲惨的结局,可以加重悲剧的气氛,使读者怀着深厚的同情去阅读祥林嫂的故事;第二,作品开头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使人急于去了解祥林嫂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残的结局,进而思考这个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容易吸引读者;第三,避免了简单呆板的平铺直叙,使情节曲折,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故乡》则巧妙地运用了插叙来写闰土。“我”回到故乡,听母亲提到闰土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了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在叙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插入相关的记叙,这就是插叙。插叙使得文章避免平铺直叙,事件的整体安排上灵活巧妙,主次既交糅又分明。
  鲁迅对叙述顺序的巧妙安排启示我们:同样一件事,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问题是要符合作品内容的需要,能增强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同学们在写记叙文时,不妨联系自己的实际,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努力把文章构思得巧妙一点,叙述的顺序活泼一点。
  
  二、巧于抓住人物的特征
  
  鲁迅是很会写人的,三言两语,一个人物就跃然纸上。无论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或站着就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还是那半夜里起来去买“药”,用手“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的华老栓,无不个个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叫人看了久久不会忘记,一闭眼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鲁迅善于观察,抓住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来写,而且把富有人物特征的描写和要表达的主旨思想结合起来。
  我们同学们平时写作时。往往写起人物来平淡无力,面貌是模糊的,语言是干瘪的,动作是机械的,人物和文章的整体关系是疏松的,这就恰好犯了写人的两个忌讳:一是不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来描写人物,二是为描写而描写,不懂得人物描写要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思想服务。我们不妨以《故乡》中的闰土为例再增强认识:早先,他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可是时隔三十年,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而且“浑身瑟索着”,“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些都是富有特征的外貌描写。鲁迅这样写,显然是想通过闰土形象的变化,来反映他所受到的“辛苦麻木”生活的折磨,从而深刻暴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中国农村经济的急遽破产,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这些描写,都是为表达作品的主旨思想服务的。
  
  三、巧于景物描写的烘托
  
  记叙文为什么有时要写景呢?同学们在记叙文中写景时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呢?鲁迅《故乡》中有两段经典的景物描写:一是小时候记忆中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二是三十年后作者回到故乡亲眼所看到的场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如何理解这两处景物描写呢?前者是为了配合表现闰土少年时的天真活泼,后者是为了配合表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农村日趋贫困和破产的现状,而这些都和小说的主旨思想密切相关。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记叙文为什么有时要写景:写景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要让写景为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服务,为文章的主旨服务,为写景而写景是不可取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离开了文章的主旨,景物描写就失去了生命,反而成了文章的累赘。我们再来看《药》中这样一段景物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仅仅是单纯的写景吗?不,至少有这样一些用意:1、为了点明夏瑜牺牲的时间,从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鬼鬼祟祟黑夜杀人的卑鄙伎俩;2、为了渲染夏瑜牺牲时沉寂而悲凉的社会气氛,以激起人们对黑暗现实的憎恨。这才是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真实意图。所以我们要克服作文中写景盲目随意的缺点,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四、巧于感情冷热的对比
  
  对比是常用的写作技巧,鲁迅也是喜欢运用它的。对比说起来很复杂,这里仅谈谈鲁迅在对同一人物感情上的冷热对比。《故乡》中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叙述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我”回到故乡,母亲提到闰土常常问起“我”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进而引出“我”与少年闰土的交往。作者以炽热的笔触抒写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勇敢无畏的少年,也抒写了“我”与少年闰土的深厚情谊。按理说“我”回到故乡见到闰土,应是亲亲热热地畅叙友情,然而中年闰土的一声“老爷”,使“我”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使“我”无话可说。作者只冷冷地写了两句:“我问问他的景况”,“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我”与中年闰土的这次见面过程,鲁迅就运用了冷笔。但这种冷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冷漠,这是一种愤而无言的表现形式,深深隐藏着作者对兵匪官绅压榨中国农民罪行的控诉,是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中国农民的愤怒,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无声批判。假如作者不采用“冷笔”,而是在闰土面前慷慨陈词,既不真实也会使文章少许多回味。
  这对我们作文的启示是:写作文时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感情应是发展变化的,不应一颂或一批到底,应写出感情的“转”,这个“转”又和文章的思想主旨一致。这样文章就有了起伏变化,就多了许多意味。
  
  五、巧于精心的闲笔
  
  文章要写得好不能一口气硬撑到底,需要做点缓、急、疏、密的处理,有时要来点“闲笔”,当然“闲笔”需“不闲”。在这方面,鲁迅仍然是典范。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话:“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段文字主要是为孔乙己的出场铺垫的,可物价上涨与孔乙己有何关系?原来“闲笔”不闲:首先,它向读者暗示了这是个物价暴涨,民不聊生的年代;其次,不会营生的孔乙己为了苟延残喘,偶而做点偷窃的事是出于生活的无奈。
  在我们的作文中不妨也学写点“闲笔”,或为故事的发生发展埋下伏笔,或为人物的性格命运提供发展变化的合理依据,使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更合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