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文本理解的指向性研究

作者:宋灏江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是一个十分平常的阅读活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我们经常把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的理解、历史的理解与现实的理解纠缠在一起,对阅读的指向性缺乏研究,结果使阅读的效率低下、理解的多元化受到遏制,无法产生文本意义的增殖。本文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文本理解的指向性
  
  1.指向文本的理解
  指向文本的理解是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它直接指向文本的本意,是对文本较为客观的理解,是文本表现出来的比较明晰的意义,不需要过多的挖掘。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诗句文字浅显,语义明晰。人们在阅读时不会产生什么歧义,也就是说意义的指向比较清楚。还有人们在读一些客观的新闻报道、使用说明书时,关注的是其中传达的客观信息,他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获取所需的信息。
  
  2.超越文本的理解
  超越文本的理解是读者对文本本意的突破或者局限。突破可以称为正超越,局限是理解残缺,可以称为负超越。一般来说,文本的意义有时是十分丰富复杂的,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满足于文面的浅层的理解,必须超越文本。比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读者的理解完全超越了一般的理解,看到的是兄弟的相残、权力斗争的残酷。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我们不仅会体验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雄奇瑰丽,而且也领略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学韵味。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一个”到“一千个”就是对文本的超越。
  
  3.历史的理解、现实的理解、指向将来的理解
  文本的理解是一个历时的过程,包括指向历史的理解、指向现实的理解和指向未来的理解。
  指向历史的理解。一个文本被创作出来以后往往会获得最初的理解,这种理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形成共识。这种稳定性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新的变化。一方面,读者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一种历史理解的存在。例如《西游记》这部小说,写的是唐僧与孙悟空等师徒到西天取经的故事,现在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反腐败的小说。不管人们说得是否正确,这实际上代表着一种现实的理解。另一方面,读者会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融入自己的理解,逐渐丰富作品的意义。许多名作重读就是立足于发现新意的。鲁迅、郭沫若先生对曹操的新的评价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就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新认识。但是在此之前,那些存在的认识无疑就是历史的认识。这种认识过程的发展轨迹是很清楚的。
  指向现实的理解是人们当下对作品的理解,它最有可能变成历史性的理解。显然现实的理解是一个暂时的理解,相对于未来则又是历史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则是现实的理解。
  指向将来的理解是作品在未来可能被赋予的新的理解,就是人们在现实条件下还无法做出的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发展的,尤其是那些伟大的作品,今天或许我们没有办法全部理解,于是就要期待将来。我们今天的名作重读其实就是对过去的作品进行新的意义解读。相对于历史的理解和现实的理解,这种阅读就是指向将来的理解。指向将来的理解其实是发展性阅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实的理解与历史的理解以及指向将来的理解是可以转换的。现实的理解结果会变成一种历史,同时它又是指向将来的理解的基础。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阅读问题,也不可能在初浅的人生阶段读懂丰富的世界,势必有许多东西留给将来。这正好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也激励和引领他们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二、阅读主体的指向性
  
  1.教师的指向性
  教师的指向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最初指向文本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他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上的,他的理解指向往往针对文本的最直接的意义,最接近于作者的原意。当他再次阅读或者带着教学的目的而去阅读的时候,他有可能会获得新的意义。当他生活阅历不断增加,人生感悟不断丰富时,他的阅读就会更加成熟,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加丰富,这就使得作品的意义获得了更大的增殖。这个阅读的发展过程不断地进行,就会丰富读书的意义,进而使得社会文化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教师在备课中的思考、在教学情景中的体验、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感悟,使得他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
  
  2.学生的指向性
  学生的阅读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的阅读也可以从最初的阅读开始,这个阅读是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体验、感悟基础上的理解过程。当然学生的阅读不是静止封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着他们探索未知的领域。他们的理解既有指向文本的理解,也有指向生活的理解。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受到既有阅读经验的影响,产生自我扩张性理解,形成理解的增殖。
  
  3.师生的阅读互动——教学指向性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阅读互动是师生理解的影响、交融、扩张、增殖的过程。它催生了理解的多元化。理解的多元化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理解的扩张增殖;其二,教师理解的扩张增殖;其三,在师生共同作用下对文本意义的丰富发展。以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学生和教师在阅读文本时,最初和当下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阅读早于学生的阅读,它又可能包含着历史的阅读。学生初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感受往往是肤浅的,而教师的感受则往往更深刻,因为他的人生经验很丰富。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感染,会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如果师生也遇到了与《琵琶行》类似的故事,那么双方的交流就会发生共鸣。假如若干年以后,世易时移,学生有了复杂的人生经历,那么将来的理解或许另有一番滋味了。
  
  三、文本理解指向性研究的意义
  
  文本指向性研究对于阅读教学的突破有一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理解的时空范畴
  从时间的角度看,突破了静止的思维习惯,建立了历史、现实、将来的时间观念,阅读立足于现实,向历史回溯,向将来延伸,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这对于丰富作品的意义、发挥作品的文化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具体的作品看,原先的理解可能是很有局限性的,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对作品的理解开拓了作品的意义空间,多纬度、多视角的阅读使得作品的张力更为饱满。
  
  2.突出了阅读个体的价值
  阅读个体的价值表现在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阅读指向性中所说的关注阅读者的本体,不仅关注他们现实的经验,而且关注他们历史的经验和未来的经历。指向读者就是对读者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对阅读活动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张扬。这种指向其实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关注。它的教学意义是突出了阅读活动,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3.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指形式上的互动,而且更是本质上的互动。阅读活动则是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互动,不仅指向学生,而且也指向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交融是情感和生命的交融。
  文本理解的指向性研究关注的是文本、读者,关注教学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更好地把握文本、理解作者,重视阅读教学中的交融过程。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体现为人的认识活动,体现为人的相互作用。阅读活动只有变为人的生命活动,阅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