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李 航 张 敏 等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新诗的抒情方式及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得情感体验。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六首诗词都是名家名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人色彩,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大气磅礴但抒情手法迥异;徐志摩与食指同抒离情别意,前者柔美细腻,写法较为传统,后者则运用了现代派手法;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但前者通俗浅显,后者抽象朦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悉心揣摩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艺术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
  《词两首》3课时,《再别康桥》2课时,《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2课时,《外国诗两首》2课时。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李 航)
  
  《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俯视历史、雄视世界的豪情。他善于将自然美和社会美融为一体,运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艺术形象,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结合起来,崇高优美而又豪迈奔放的革命热情洋溢其中。本课两首词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词作的博大、雄浑的意境。教学时宜采取诵读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词,品味词人深沉博大的革命情怀,体悟诗词的音乐美。
  2.通过品味诗词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中生动、鲜明的意象,探究词人的内在情感,概括出两首词的共同特点。
  3.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
  1.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整理关于这两首词的背景资料。(2)剪辑电视剧《长征》片头曲。
  学生:(1)预习这两首词,主要突破字词关。(2)搜集两首词的创作背景,并在网上查寻有关毛泽东诗词的评论文章。
  2.导入:在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声中,教师激情导入。
  当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铁蹄下挣扎时,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曙光与希望,并且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用脚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胜利。这是一段怎样的艰辛旅程,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党,又领导着一群怎样的战士?请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
  3.朗读感知:
  (1)聆听名家的朗读磁带,学习如何处理重音、节奏,如何用声音传达感情。
  (2)指导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自荐,朗读其中的一首词。)
  (3)试读。第一遍要求结合注释读准确、读顺畅;第二遍要求读出重音、节拍、韵味、情感、美感。
  (4)赛读。自选配乐,男女生各选出一名代表,比比谁读得更到位。
  (5)评判哪一句读得最好,并让大家模仿。
  4.全班交流:
  (1)朗读《忆秦娥·娄山关》时你感受如何,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
  (2)课文插图提到了娄山关是长征途中著名的战场。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是个“战斗最激烈的地点”?
  (3)请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朗读成诵,并思考:你眼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词的词眼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这一“迈步从头越”,走到了延安,走到了1936年。二月的北国是怎样的一副图画呢?伟人毛泽东又是怎样描绘的呢?(过渡,引入第二首词的学习。)
  (二)第二环节
  1.聆听名家朗读《沁园春·雪》的录音,思考写了哪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精当地评价诗词。)
  2.学生准备,挑战老师:(1)试读,读准字音,读通顺;(2)听读,读出韵味、节奏、情感。
  3.全班讨论交流:词中的壮美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句子说明。
  归纳:主要体现在上阕描写的雪景中。
  空间——“千里”“万里”之宽;“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之广。
  动静相衬——“冰封”与“雪飘”;“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与“山舞”“原驰”“试比高”。
  虚实相生——眼前真实的雪景与想象中“晴日”后的虚景。
  色彩鲜明——主体世界的白色与“晴日”后的“红装素裹”。
  4.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词眼是哪句?
  5.还有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词人的自信乐观?(从词下阕的论史来看,一个“惜”字对数百代帝王或褒中有贬,或藐视贬抑,气魄之大,前无古人。)
  (三)第三环节
  1.两首词都让人震撼,我想问同学们更喜欢哪一首,最喜欢哪一句,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背诵,说明理由。
  3.老师小结:其实,这两首词都以大手笔写出了大境界,展示了领袖的大胸怀,都借壮美之景抒发了豪迈崇高的激情。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所在,是所有传唱至今的革命诗歌的魅力所在。在诗史中,还有屈原、岳飞、辛弃疾等诗人借自然美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只要心中装有博大深沉的爱,就一定能震撼读者,引起共鸣。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材料所子弟学校 张 敏)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徐志摩诗歌语言华丽轻巧、章法整齐、音韵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学习本诗,旨在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结合音乐、图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意美,同时体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指导学生讨论、探究、归纳,使学生通过对徐志摩情愫的把握,来领悟诗中蕴涵的至真至善的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细心体会徐志摩诗歌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
  2.在诵读中揣摩诗歌语言,透过语言把握徐志摩的情愫,领悟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设计一:乡土难离,故人难舍……正是这些,凝成了诗人笔下一首首含着泪、带着笑的离别之歌。茅盾说徐志摩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笔下的离别,又是怎样的销魂呢?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挥手《再别康桥》。
  设计二:板书“Cambridge”,问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对这一天下学子心目中的圣地,怀有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2.介绍背景、作者,营造抒情氛围:
  (1)播放歌曲《再别康桥》,并附剑桥的图片,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徐志摩的诗,同时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等。《再别康桥》这首诗抒写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心情,表现了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般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诗人沉睡的激情,于是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整体感知,品味情感:
  学生聆听《再别康桥》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朗读,注意对诗歌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鉴赏诗歌,激发共鸣:
  (1)提问:自古抒写离别之情的诗作可以说数不胜数,把那些诗和这首诗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一般离别诗描写的对象是人,这首诗却是“康桥”。“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等物象寄托着诗人的感情,成为一种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我们要重点体会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