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高中语文新课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及应对策略

作者:李金才




  一、理想
  
  研制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初衷是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革除现有高中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力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转变课程观念。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的时代色彩;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
  2.加强课程实施。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建设必修和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具有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多样化发展的机制。
  与旧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新课标不仅对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应达到的目标提出了统一要求,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现实
  
  新课标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有许多不容易克服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必修和选修的课程配置。
  高中语文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的教与学老师都比较好把握,但是对选修课程的开设就存在一定的困惑。因为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到底是开四个系列还是开五个系列,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还是给他们一定限制,教材与教辅如何选择,开课教师如何配置,学校资源能否跟上,考试评价如何操作,这都是摆在基层学校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学校无奈之下,就把选修变为必修。
  2.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各个学校都比较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加大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教师也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因为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能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修养。但是,开发成果的利用效率却难以保证。利用校本教材,就意味着要花费一定的课时和精力,这势必会暂时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和家长难免会有不同意见,这正是学校和教师在利用校本教材时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因素。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冲突。
  人们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对课外实践的重视程度就大打折扣。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内容,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种发展途径。学生的语文学习场所不仅仅在课堂,课外也很重要。如参与社会调查,出墙报和手抄报,听报告会、研讨会,参观名胜古迹,参加演讲、辩论和戏剧表演等。但是,现在许多学校采取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因为学校担心出现安全问题,担心家长反对,担心冲击课堂教学,担心教学质量下滑。
  4.新课标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方法的矛盾。
  新课标要求:评价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同伴、家长等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还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让学校和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利于革除以分数论成败的弊端,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奠定了基础。但是,现行的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制约了这种新型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家长没有具体的分数参照,会担心影响高考;学校没有具体的分数参照,会担心教学质量下滑。在这种忧虑之下,许多学校采取双重评价制度,即等级制度和传统考试制度同时进行。
  
  三、应对策略
  
  针对高中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矛盾,很多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第一,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多到基层学校调研,提高决策、管理和指导水平,营造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探索教改、升学两不误的新路子,使广大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轻装上阵。
  第二,加强舆论宣传和理论指导,要让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新课改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大事,还是全社会的大事,理应让更多的社会人士正确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参与新课改。
  第三,构建新的评价体系。高中新课标呼唤新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标准反过来又会推动新课标的实施。所以,在研究新课标与教材的同时,要认真构建与之适应的新评价体系,取消以分数评教师、评学生的旧观念,构建一个适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评价体系。
  第四,加强校本教材的利用。校本教材强调从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出发,强调对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学校在编写和利用校本教材时应多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忌脱离实际。在学习时间上,校本教材的学习可每周安排一课时,一学期20课时左右,也可与社会实践课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