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伯夷之举是义举吗?

作者:刘 翔




  课上,同学们正在学习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中的《秋水》,当讲到“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时,班内有学生提出:“从作者的语气来看,作者认为孔子博学多闻,伯夷之举是义举。孔子博学是公认的,而伯夷之举是义举,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看似无心的话引起了一番争论。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是墨守前人之说还是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应该及时把握这样的教学良机,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于是,我决定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辩论开始了。
  师:“伯夷之举是义举吗”是今天的辩论主题,辩论双方各由四名同学组成,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对一的对抗赛,每位选手都要陈述自己的理由,首先由正方开始。
  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伯夷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避免内乱纷争,极力劝谏周武王,商灭后以不食周粟来抗争,表现了他的爱国气节,所以伯夷之举是义举!
  反:一个人只有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才会被别人赞赏尊敬。众所周知,商纣王是暴君,而周武王是代表当时人民的利益的,是进步力量,所以伯夷之举并非义举。
  正:屈原为楚国的繁荣昌盛而自投汨罗江,荆轲为使燕国免遭灭顶之灾而血洒咸阳殿,文天祥为宋朝宁死不受高官厚禄,朱自清为保气节而不食美国救济粮。所有这些不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舍生取义吗?伯夷之举与这些又有什么不同?
  反: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新生。伯夷之举于国无利,于民无益,所以他的死不值得人们歌颂。
  正: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生命如果没有意义,还不如尽早结束。时代成就了伯夷之举,赋予他光芒,使他的精神永驻。
  反:只要勇敢地活下去,就不会失去希望、快乐和梦想。伯夷顽固倒退,思想不开化,不肯接受进步思想,他的死并非贞烈之举,其后的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一味吹捧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正:塞内卡曾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一些英雄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的精神却感召着我们勇往直前,伯夷之举不也同样感召着世世代代的人们为国家而奋斗吗?
  反:生命的价值不是仅仅属于一个人的,伯夷脱离了群众,不再与人民为伍,所以他的死并非义举。
  师:看得出来,双方的辩论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正方善于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反方巧设比喻,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我们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阶段,先由反方来陈述。
  反: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伯夷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潮流,企图阻止历史的发展,这无疑是螳臂当车。同时,他视自己的生命如草芥,不食周粟而死,令人可叹、可悲。
  正:岳飞精忠报国,终于留芳百世;汪精卫卖国求荣,终遭世人唾弃。伯夷为国事而死,乃正义之举,是光荣的。
  反:人的一生犹如花的一生,有人尽情绽放,有人半开半合。伯夷就属于那种半开半合之人。他并未去尽力释放清香,而只是死守其阶级利益,垂死挣扎。
  正:伯夷虽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和实质性的贡献,但他的精神却永驻在我们的心中。
  师:正反双方针锋相对,不相上下,但双方辩论的依据是什么呢?下面进入第三阶段,请双方做最后的陈述。
  正:我方认为判断事物不应用停滞的眼光,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伯夷之举的意义在于其精神感召力,它无疑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中一颗闪亮的星,指引着人们去忠于自己的祖国,所以我方认为伯夷之举是义举。
  反:我方认为对方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站在什么角度上去衡量事物。衡量伯夷之举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结果肯定不一样。伯夷之举在整个封建时代之所以如此受推崇,是因为它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而实际上它是统治阶级实施的愚民政策,于人民无益。因此,我方认为伯夷之举并非义举。
  师:听了以上辩论,感觉非常精彩,同学们思维敏捷,陈述流畅,文采飞扬,双方都表现了很强的合作意识,构思也很缜密。同学们听了以后,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
  生:反方。
  师:正方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
  正:其实,辩论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已开始认同对方的观点了,但我们不能轻易被打败,所以我们四个人精诚团结,“顽抗”到底。
  师:你们虽败犹荣,精神非常可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培养这种团队精神。今天的辩论让我们明确了一点:评价人物不仅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还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好,辩论到此结束。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这一问题,我在备课中并没有想到,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不够深入,所以我让他们分头搜集材料,合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广泛搜集材料,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在辩论中他们镇定自若,展示了勤于思考的态度和能力,同时还体现了很强的合作精神。
  这种做法也有不足之处:一是难以保证全体同学参与辩论;二是部分同学思维不够缜密,论据和论点之间难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