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探究“醉翁”形象

作者:陆精康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时,对学生的发言,不少教师往往给予“很清楚”“有创意”等空泛评价,自己很少直接参与探究。宋代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语言平易晓畅,内蕴却十分丰厚。一同仁执教此篇,从“醉翁”入手,既引导学生展开了有效探究,又显现了教学个性,有别于时下不少课例。
  “从篇名看,《醉翁亭记》似乎是一篇记游文字。那么实际上它是以写亭为主,还是以记人为主呢?”针对教者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快给出了不同答案,有的说“记游”,有的说“写亭”,还有的说“环绕醉翁”。教者果断肯定了第三种看法:“题目虽是‘醉翁亭记’,对亭反而着墨不多,主要篇幅是写‘醉翁’。‘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野芳’幽香、‘佳木’繁阴是醉翁的活动环境,‘宴酣之乐’‘太守之乐’是醉翁的活动感受。一篇‘亭记’却以人物为核心,而且是一位‘醉翁’,显得别具一格。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集中探讨一下‘醉翁’这一形象。太守醉酒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学生认为太守年事已高,不胜酒力,而且“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一下子放量饮酒,结果大醉。文章明明白白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有的学生认为,一方长官,聚众宴饮,已属不雅,太守醉酒,当为戏言。文章清清楚楚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人与自然沟通,万般烦恼抛诸云外。也有学生认为,身为滁州父母官,欧阳修治理滁州,政绩卓著。这也有文为证:“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宾客颂其功,“太守乐其乐”。醉翁之醉是对这些政绩的一种自我陶醉。
  表面上看,这些看法似乎都有道理。教师肯定了学生从文本出发认真探究的精神,同时指出,了解更多材料有利于醉翁形象的探究。
  教师推出的第一份材料是欧阳修的七言古诗《赠沈遵》(节录):
  翁欢不待丝与竹,把酒终日听泉声。
  有时醉倒枕溪石,青山白云为枕屏。
  花间百鸟唤不觉,日落山风吹自醒。
  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
  学生意识到,自号“醉翁”原来是“戏客”之词!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是40岁,“年又最高”“苍然白发”这类说法完全是“戏客”之言。欧阳修未必会酩酊大醉,以醉翁为号,不过是自我调侃而已。另一方面,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但“醉”毕竟应当与酒有联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醉翁之“意”在于“山水”,醉翁之“名”则未必缘于“山水”,山水之乐与“醉翁”之称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教师推出的第二份材料是《宋史·欧阳修传》中一段文字: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欧阳)修与尹洙、余靖皆曰直仲淹见逐,目之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方是时(庆历五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颖州。
  学生弄清了欧阳修左迁滁州知州这段文字,又意识到写《醉翁亭记》时,欧阳修在知州任上仅仅一年,纵有政绩,也很有限。所谓“自我陶醉”于“治滁政绩”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更不符合欧阳修不事夸饰的个性特点。
  讨论至此,学生们眼界大开。教师顺势追问:“了解了欧阳修贬谪滁州的背景,对欧阳修塑造的醉翁形象有何新认识呢?”
  学生们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欧阳修是因支持范仲淹变法而从朝廷要员贬为僻地知州的,心情苦闷可想而知。而且欧阳修在激烈党争中遭政敌诬陷,悲愤难遣,“自号醉翁”正是借酒消愁的一种痛苦无奈心情的表露。也有学生认为“醉翁”之称是一种戏词,不能当真。虽然受到打击,但欧阳修并不因此而垂头丧气,相反他意气自若,心态悠闲,表现出正人君子的坦荡情怀。甚至有个别同学提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里的“禽鸟”指那些诬陷排挤欧阳修的政敌。欧阳修自号“醉翁”,以乐观的情怀给政敌们以有力回击。
  显然,醉翁快乐与否是争执的焦点。教师推出第三份材料《与尹师鲁书》(节录),此信批判了那些一旦遭贬即忧戚怨嗟的“庸人”:
  及到贬所,即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教师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同学们的不同看法,而是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醉翁’形象的确是非常复杂的。‘忧’‘乐’二说是比较流行的看法。从这一角度看,我们的探究已很深入。说醉中有忧,忧心国事,诚然不错;说借酒浇愁,就缺少文本依据了。欧阳修不是那种患得患失的‘庸人’,绝不会因遭受打击而意志颓废,需要‘借酒’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另一方面,‘乐观’‘回击政敌’这类说法又不免拔高了‘醉翁’这一形象。‘乐’就是乐,‘乐’字背后没有文章!《醉翁亭记》表现的是欧阳修的个人生活感受,这种生活感受未必与宋代党争有关。《醉翁亭记》字里行间没有任何关于党争的暗示。
  “但‘醉翁’又确确实实是一个遭到贬斥之后才产生的艺术形象。《醉翁亭记》先是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点出‘乐’字,又以‘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状赏景之‘乐’,再以‘觥筹交错’众宾喧哗写‘宴酣之乐’,以太守晚归宾客相从写‘醉归之乐’,最后强调禽鸟之乐、众人之乐、太守‘醉能同其乐’。与民同乐的思想如同一根红线贯穿文中。‘知太守之乐其乐’一句是破译‘醉翁’形象的关键。欧阳修之‘乐其乐’即孟子倡导的与民同乐。我认为,欧阳修塑造‘醉翁’形象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生活感受。‘醉翁’是一个文学形象,‘醉翁’不同于借酒消愁的‘醉客’,更不同于醉卧林泉的‘醉汉’,这是一个千百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尊崇的形象。这是因为与民同乐是这位‘醉翁’独有的精神境界。正是在这一点上,《醉翁亭记》显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
  这是醉翁亭建造者僧人智仙赠欧阳修的一首诗。‘太守何人似醉翁?’‘醉翁’形象的特质即表现了一位遭到贬斥的政治家与民同乐的高洁情怀。不少赏析文字,实在是将这一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醉翁形象的探究,至此告一段落。虽然教师一再强调,这仅是个人的一种理解,但多数同学已认可。
  课后,笔者想到,教者组织探讨醉翁形象时,依托了文学欣赏的两个主要观念——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从文本出发,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探讨文章主旨,不是回避问题,绕开矛盾,而是提供资料,引导鉴赏。笔者还想到,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一定要先深入探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那种天马行空放任自流,“你对、我对、大家都对”,缺乏思想深度的探究,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