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约定俗成与语言规范
作者:刘翠霄
让我们从成语“空穴来风”的发展变化说起。
“空穴来风”的使用,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它的本义是“有孔洞就会招进风来”,表示事出有因。也许是将其中的“空”理解成了“凭空”,忽略了“穴”的存在,也许是将“空穴”理解成了“空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它当作“毫无根据”“无中生有”来用。这自然招来了学者的批评。但批评归批评,“空穴来风”的这种用法,在社会生活中仍十分普遍。在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空穴来风”的这种后起用法得到了承认,它对“空穴来风”注释是:“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现汉》的做法,表现了语言“约定俗成”的本质。语言是有生命的,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现代汉语虽然源于古代汉语,但它毕竟是现代人的语言,不能一味地维持古义,理应随着人们的需要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却不是轻易、草率的。就如“空穴来风”,早在1941年5月29日邹韬奋、茅盾等九位爱国人士发表的《我们对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一文就把“空穴来风”当成“无中生有”来用过。可直到2005年,这种用法才进入权威辞典,这几十年的等待,表现的是语言规范变化的慎重。
词义变化的原因可能很多,误用流传,从众从俗,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习惯成自然而已。语言规范可能从俗从众,但并不是所有的误用最终都能“合法化”,许多毫无根据、错误荒唐的误用,理应坚决纠正,以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与纯洁。这正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着慎重与求实的态度,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成语的误用分成三类处理。
一、不合本义但使用广泛,且已被权威辞书认可的成语,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古义的同时接受新义。如“空穴来风”:
(1)刀某的婚姻传闻,相信亦是“空穴来风”,必有所自。(《星河影视》1994年第3期)
(2)副团长何慧娴补充说,中国代表团根本就没有说姚明是反面典型,这完全是空穴来风。(《人民日报》2004年8月21日)
例(1)用的是古义,例(2)用的是新义,两种用法都是正确的。
二、误用已较普遍但并未被国家标准认可,今后如何也未可知的成语,应依据典籍,讲清本义,引导学生规范使用。
如“明日黄花”,第五版《现汉》的解释是:“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有人可能以为“明日”不通,改为“昨日”正合事理,于是“昨日黄花”随处可见。但无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根本就没有“昨日黄花”,显然,它是“明日黄花”一词的误用。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应保持敏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正确使用,以澄清社会上正误交错的混乱局面,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
语言不仅是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将自己的语言视为国家、民族的纽带。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进行语言教学时,理应尽量讲清词语渊源,注重民族文化的渗透。
三、对于社会上尚未形成广泛影响的成语误用,要及时纠正,防止以讹传讹;对学生行文中出现的因词义不明而造成的误用,更要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成语具有固定意义,其词义大多并不是字义的简单叠加。可生活中“望文生义”错用成语的情况却很常见。学生正处在语言学习阶段,由于文化基础有限,更容易犯“望文生义”的毛病。请看下面两个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成语误用:
(3)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读来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的意思是“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在例句中显然被当成“值得深入思考”的意思误用了。
(4)那的确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寸草不生,地老天荒,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去建设。
“地老天荒”指的是“经过的时间很久”,在例句中被当成“贫瘠荒凉”之义误用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勤查词典,强化正确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及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成为祖国语言规范的捍卫者,而不去为语言的滥用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