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脑筋急转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刘 瑛




  “脑筋急转弯”是近年来盛行的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它巧妙运用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修辞等语言现象,让人深切感受到汉语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美学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不妨“脑筋转一下弯”,尝试着把“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类语言游戏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把它当作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剂,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1.语音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
  我们可以利用“脑筋急转弯”中的轻声、儿化、重音等让学生了解汉语中特殊的语音现象,从而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不同意思。例如:
  (1)——一个盒子有几个面?
  ——八个。
  答案所说包含了正常思维“六个面”之外的两个:里面和外面。可利用这则“脑筋急转弯”让学生体会“面”与儿化的“面儿”,轻声的“面”(里面、外面)的细微区别。
  (2)留学生迈克对老师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老师问:“为什么?”迈克说:“我早晨来上学的路上,看见街上到处都写着:早点。”
  这则“脑筋急转弯”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掌握“早餐”义的“早点”和表祈使的“早点儿”的区别。
  2.汉字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反映汉字书写规律的“脑筋急转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
  (3)——不能加热,如何使冰变成水?
  ——去掉两点。
  教师可通过这则“脑筋急转弯”让学生注意“冰”字和“水”字的联系,还可以扩散讲解偏旁“冫”和“氵”意义的区别以及有此偏旁的一系列汉字。
  (4)——哭和笑有什么相同之处?
  ——笔画相同。
  利用这种“脑筋急转弯”,教师不仅可以教授具体汉字的笔画,还可以就势讲解汉字的书写规律。
  3.词汇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
  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对词语意义的扩散式理解。
  (5)——读完清华大学需要多长时间?
  ——两秒钟。
  这道“脑筋急转弯”有助于学生掌握“读”的“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和“上学”两个不同的义项。
  (6)——一只猫看到老鼠,为什么拔腿就跑?
  ——因为它要追老鼠。
  “跑”有多个义项,“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是其中两种。教师可以引用这个“脑筋急转弯”,扩散讲解“跑”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古汉语知识。
  4.语法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
  语文教学中不宜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更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应让学生接触语言事实。语法教学中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语法点。例如:
  (7)——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当他走到桥中央的时候,抬头一看,前面过来了一只狼,扭头往后一看,身后站着一只老虎。可是这个人却过去了。请问他是怎么过去的?
  ——昏过去的。
  “过去”有三个相关用法:①动补短语,表示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如“我马上过去”。②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自己所在的地方,如“我对准了球门一脚把球踢过去”。③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如“病人晕过去了”。教师可以只就此则“脑筋急转弯”让学生领会“过去”的这三个用法,也可以进一步讲解“过去”的其他用法,甚至扩大到其他趋向动词的用法。
  (8)——为什么青蛙能跳de比树高?
  ——因为树不会跳。
  这则“脑筋急转弯”涉及句子的多义问题:既可以理解成“青蛙跳得比树跳得高”,也可以理解成“青蛙跳的高度比树高”。引用这则“脑筋急转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字句”的特殊性,了解语境的作用。
  5.修辞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
  巧妙地利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对汉语中的修辞和所体现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如:
  (9)——为什么繁华的街道上大白天看不见半个人?
  ——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半个”人。
  这则“脑筋急转弯”有助于学生了解问句中“半个人”的夸张手法。
  搞好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备课和课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我们通过“脑筋急转弯”这个灵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汉语中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运用“脑筋急转弯”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取例的健康活泼、发问的巧妙以及教师引申讲解的“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