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走出课堂 走入生活 走进新课改

作者:崔益林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试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记叙文阅读试题。与传统的记叙文阅读试题相比,新课程的记叙文阅读试题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就记叙文的材料而言,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
  这些材料大多文质兼美,使广大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其中,有的提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的提倡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有的赞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的褒奖诚实守信;有的启示人们要有孝心、爱心;有的倡导要关心孩子的成长,爱护孩子的创造精神;有的表达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愿望。很多材料涉及了“关爱生命”话题,如2004年南宁卷的《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2005年兰州卷的《生命的化妆》以及2005年重庆卷的《石缝间的生命》、2005年宁夏卷的《生命之琴》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提升考生的文化素养很有帮助。
  2.淡化课内选文,偏重课外材料
  就笔者搜集到2005年全国各地的近60份试卷来看,只有武汉市和苏州市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考了《孔乙己》和《最后一课》等课文,绝大多数省市都没有选课内材料。今后几年,选用课外材料的比例还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3.突出鲜明个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翻阅2004年、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的记叙文阅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各地在选择记叙文材料时比较重视对当地文化的介绍,旨在让考生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爱家乡的情感。笔者认为它对提升地方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2005年北京市的《老北京的小胡同》、苏州市的《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以及山西省的《醋乡话醋》。这种趋势越来越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4.注重名家名篇,带有很强的名人效应
  近年来,各地在选择课外记叙文时,都很注意选择名家名篇。比如2004年的南通市、2005年的福州市均选择了余秋雨的《坦然看生活》。周国平、林清玄、雷抒雁等作家的文章屡次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上,这样的选文意向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要重视经典阅读。
  
  其次,就题目的设计而言,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整体阅读能力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有助于改变阅读教学中片面肢解课文和机械训练的弊病。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突出了对材料的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而且题型的设计不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是什么”之类,而是把这种考查贯穿在具体的问题当中。2005年长春市中考试卷的第23题:“文章结尾从‘无法说再见’到‘没有说再见’,意思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这句话的含义?”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整体阅读,是难以回答的。
  2.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分量明显加大
  开放性试题可以让考生各抒己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这类试题有助于考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近两年开放性试题的比例有所增加。如2005年黑龙江中考试卷的记叙文阅读《流逝的古典》共设计了5个题目,其中4个是开放性试题;再如2005年黄冈市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儿子的鱼》的第15、16、17小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探究发现,陈述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这种试题的答案明显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开放性。
  3.题型设计注意难易梯度
  以2005年大连卷的记叙文阅读题为例,命题者一共设计了8道题:第1题着重考查考生整体感知选文、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第2题着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第3题着重考查考生的主观分析能力;第4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词语的鉴赏能力;第5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第6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最后两道题则是鼓励考生有创意性地表达。8道题,考查了不同层级的能力,并且还有一定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