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培养准确判断力,欢迎阅读个性化

作者:陈松泉




  新课改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师不应该担心学生理解不到位而放弃让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的机会,同时也不必刻意追求个性化而对学生所有的见解都无原则地称赞。笔者认为,教师如果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就能处理并利用好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
  功夫源自课外。个性化阅读的提出,其实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挑战,这意味着教师在课前必须做更多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对文本作更认真的研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作更多的推测。教学《秋水》时,有学生觉得河伯说完以后海神若不会沉默不语,也应该有话要说。因为笔者在备课时曾花时间读过《庄子·秋水》,所以知道这个问题有价值,于是就引导学生讨论海神若会怎么回答,结果收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发挥教学机智。课堂上有不少偶发事件需要教师灵活应变,及时发挥教学机智。复习《归去来兮辞》,学生突然提出:“陶渊明多舒服啊,可以整天饮酒作诗赏菊。”从小生活优裕的孩子们体会到的仅仅是田园之乐,而不是隐居生活的艰辛,更不用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课前笔者没有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假装没听见,似乎也可以,但心里总觉得有点欠缺。于是,笔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陶渊明不愿做官而又不去隐居的话,他可能会去做什么?”学生很有兴趣地为陶渊明想了很多种“职业”,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才发现陶渊明隐居时处于无职业的状态,才明白了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隐居是很艰辛的,从而体会到陶渊明的高贵品质。
  准确的判断力是课前准备和课堂灵活机变的集合体,教师如果具备了准确的判断力,就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色。
  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就能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剔除错误的理解,保留有价值的理解。教学《祝福》,讨论谁该为祥林嫂的死负责时,有学生认为阿毛也有责任,因为如果阿毛不死,祥林嫂就不会被赶出贺家。可是阿毛才多大?他被狼吃掉是主动的吗?所以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笔者当即予以否定。教学《陈奂生上城》,在分析陈奂生这个形象时,有学生认为陈奂生心术不正,因为看到女服务员时他有这样的心理活动:“真是绝色!”这种理解显然也不正确,但笔者发现这个不正确的理解下恰恰隐藏着有用的东西,于是引导学生从女服务员的长相入手探究。很快,学生发现小说并没有说女服务员长得漂亮,而仅仅写她“笑得甜极了”,他们因此而理解了陈奂生容易满足甚至带着些自卑的心理。
  能够促使预设外的生成。处处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的语文课表面看来非常顺畅,其实缺乏味道。如果能让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就会有意外的生成。教学《祝福》,有学生觉得文中有个地方有点奇怪:祥林嫂比她的丈夫大十岁,而比她的婆婆只小了几岁。这是笔者备课时注意到了但没有细究的地方,此刻笔者真正和学生一起探究起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祥林嫂可能是作为童养媳或者被贩卖到祥林家的,她婆婆对她的决定权正体现了封建礼教可怕的统治力量。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标强调学生阅读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笔者认为,学生在个性化理解的过程中,必然已经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教学《咬文嚼字》,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咬文嚼字”的精神,笔者请学生讨论:“‘推’和‘敲’到底哪一个好?”讨论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不用‘过’呢?‘推’和‘敲’都是有声音的,‘过’就没有,说明出门而不关门,足见李凝幽居之处远离尘世喧嚣。等僧人赏月回来,又是过而不关,所谓‘门虽设而长开’,更显其‘自在无碍’。”马上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那不如用‘入’,‘过’让人感觉仅仅是跨过了一道门槛,‘入’就让人觉得僧人深入屋中而不见,既有了夜深人静、僧人应当进屋休息的意思,又显出了幽静的氛围。”笔者知道此时不必去考虑什么平仄,而应当趁热打铁让学生大胆地说下去,所以及时表扬了这两个学生,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