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写若瑟夫的“明天”是画蛇添足吗?
作者:章月飞
“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父母嗜钱如命,对亲兄弟冷酷无情,不可能不对若瑟夫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我认为长大后的若瑟夫会成为又一个菲利普。”
“我不这样认为。从课文看,在父母都不认于勒的情况下,若瑟夫对穷叔叔充满了同情,还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可见他从小就有着与父母不同的仁爱之心。再说人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的影响并不一定起决定作用。”
“小时候,若瑟夫不需要像他父亲那样考虑家庭的衣食住行,不需要考虑跻身上流社会和培养子女等必需的金钱,有一颗善良、纯真的童心。他的父亲迫于家庭巨大的经济压力不认于勒,是情有可原的。若瑟夫长大后必然也要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他的爱心能保持多久呢?”
“我想若瑟夫长大后如果生活宽裕,有可能同情生活中的弱者;如果生活拮据,也有可能就像他父母一样,成为一个缺乏爱心的人。”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金钱的多寡与人是否具有爱心并没有必然联系,我看过一份材料,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多数是那些并不富裕的普通人,相反,有些富人却像葛朗台一样一毛不拔。”
……
同学们激烈地争论着,也有不少同学看着我,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并未急于谈自己的见解,而是说:“有人把若瑟夫比做‘一塌糊涂里的一丝亮光’,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莫泊桑的笔下,若瑟夫长大后,这丝‘亮光’有没有熄灭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我给大家展示了《我的叔叔于勒》原文开头和结尾部分,它们在选入课本时被删掉了:
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很惊奇,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了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念念不忘,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结尾: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认为若瑟夫长大后具有仁爱之心的同学发出了欢呼声,而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不太服气,其中一个同学小声说:“我看莫泊桑的写法不太好,这个结局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见此情景,我鼓励大家说:“名家的文学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也可能有瑕疵。你们对莫泊桑的这种写法有什么看法可大胆地提出来。”
“老师,若瑟夫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确实是一个未知数,我想作家的创作不能主观臆造,要尊重客观事实。”
“我不这样认为。高晓声说过,作家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小说这样写长大后的若瑟夫,用意是启迪读者,世上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并不会绝迹,我们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那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将原文的开头和结尾删去呢?”
“原文是以长大后的若瑟夫向朋友讲述童年往事的形式引入故事,可能编者认为删去的内容既不怎么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又不影响文章主题的呈现,而且能使文章篇幅缩短、内容紧凑。”
“我认为不删好。小说写若瑟夫成年后拿五法郎的银币送给要饭的,替父母赎罪,寄托他对穷叔叔的思念之情,这些情节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十分感人。编者删去了这些内容,有损原作表现的主题。”
“我认为莫泊桑的结尾是画蛇添足。不写若瑟夫长大后的情况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更能引发读者去思考。小说留一个‘亮光’的小尾巴,我看这是故意拔高若瑟夫这个形象……”
“我认为课文编者的删减是削足适履。原文删节后,若瑟夫这抹人间‘亮色’暗淡了许多,剩下的只是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的人性‘恶’的表演,我们感到的只是世界的冷漠、社会的黑暗,作者写作的真意我们根本无法领悟。”
“文章写若瑟夫长大后把对叔叔的关爱转化为对社会上弱者不图回报的付出,这样的结局能在读者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共鸣。我也认为不删好。”
……
两种观点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只好仓促地做出总结:“大家可能读过鲁迅的《药》,作者为了给读者以希望,在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莫泊桑同样如此,现实的黑暗使他举起了无情的解剖之笔,但作家的责任和对美好明天的希望使他选择了现在这种写法,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肯定。当然,编者在对原著删节时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这两种写法各有千秋。哪一种更好,我也不敢贸然判断。如果大家有兴趣,就写信给教材编辑,与他们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吧。”
面对同学们的慷慨陈词,我选择了躲避,脸上火辣辣的,但也由衷地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