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默会知识与语文感悟能力

作者:朱益群




  编者按: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但语感的培养似乎有点“玄之又玄”。这篇文章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缄默知识理论来外显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语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很多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思想,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无法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准确而外显的交流,使学习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有的教师简单将此归因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玄之又玄”,归因于学生缺少悟性,其实,这大多是由于教师不了解默会知识理论造成的。
  默会知识理论是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内隐知识,一般在行动中呈现,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但是,正如挪威哲学家格里门说的那样,“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如果显性知识是冰山一角,默会知识就是隐身于海平面之下的庞大冰座;如果显性知识是树上的果实,默会知识就是泥土中输送养料的复杂根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
  相对于显性知识,默会知识难以规范、难以捉摸,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与个体的个性、经验以及所处的情境交织在一起。它更多地需要借助诀窍、个人特长、习惯、信念等表现,而且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这一切,恰恰揭示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方面举步维艰的症结。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发掘默会知识的价值,并使默会知识外化、清晰化,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把它作为继续学习的原动力。
  本文试根据默会知识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充分重视默会知识
  
  波兰尼说:“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这是默会知识理论的核心,它告诉我们,默会知识的掌握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不能抛开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它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以融会贯通为主,辅以必要的方法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揣摩、体验、内化,进而提高语文的感悟能力。
  教学《故乡》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说出处理的依据,其他同学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次朗读。这样,几个轮次下来,学生的感悟越来越接近人物真实的性格、情感世界。如第23节所写的闰土的话,学生认为,“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读得响亮、干脆,流露出由衷的自豪;“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要读出恳切而又略微卖弄的心理,以显示闰土阅历之丰富、经验之老道;而“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则要压低声音读,以表达那种带有夸张色彩的神秘气氛。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头脑中或多或少已经存在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默会知识,譬如待人要热诚、坦率,尤其是小伙伴之间,更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初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区分“偷”与“摘”的不同,当学生了解到摘瓜是给行人解渴时,便以为摘瓜是好事,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刺猹,则与抓捕老鼠大同小异。类似这样的默会知识,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的是非标准,学生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这段言语背后所蕴藏的少年闰土的热情、纯真。
  假如单由教师来讲,表面上看似乎也能达到目标,但由于缺少来自默会知识的支撑,便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触发内心体验,形成强烈共鸣,学生学到的只是几个抽象概念,认知仅停留在识记层面上,所学没有真正成为内在的东西,时间一长,自然容易淡忘,也便谈不上培养语文的感悟能力了。
  
  二、努力外化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理论强调这样的教学原则:尽量将默会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使它具有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并和课本显性知识有机整合起来。默会知识强调实践、操作及自主探索行为,强调从做中学,在默会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类比、隐喻、模仿、情境体验、合作实践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从而提高语文感悟能力。
  这里主要谈三种。
  1.模仿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仿句练习是一种外化默会知识的好方法。它包含类比、推理、联想、再创造等思维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的操练和训练,能有效地凸显默会知识,强化语言运用技能,提高语文感悟能力。
  如:“请模仿‘父爱如大地,撑起我理想的人生大厦’的样式写一个句子。”这一训练至少外化了六种默会知识:一是对主题的把握。学生必然首先考虑内容要与“父爱”有关。二是对修辞方式的选择。原句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仿写也必须运用比喻。三是对句式的确定。仿句要采用与原句相同的结构。四是对词语的提取。如果大脑里没有储存一定数量的词语,仿句几乎无法顺利完成。五是对自然景物的联想,如山的沉稳、雨的滋润、灯塔的导引、风筝的牵挂,以便使喻体与本体构成有机的逻辑关系。六是对生活信息的提炼。只有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提取感人片段并加以升华,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发。前四种属于程序性默会知识,是仿句成功的技术保证。换句话说,程序性默会知识有力地促进了默会知识的外化。至于第五种,也含有一定的程序性默会知识,需要教师关注。
  2.情境体验
  语文教学中文本浓厚的文学性,决定了学生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对形象进行感知、理解、审美、评判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默会知识的影响,带上个人生活经验的烙印。要使默会知识顺利外化,为显性知识的学习服务,教师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体验。
  如绘画。绘画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图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化,能直观地折射学生的生活经验。笔者让学生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画,交上来的习作精彩纷呈,其中苏轼的穿戴就很符合宋代人物的特点,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关宋代社会的默会知识在这里得到了显性化。有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绘画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默会知识外化的基本技能,如《深山藏古寺》《赏花归去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如多媒体。音乐很能感染人,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唤醒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让学生走进特定情境当中,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悟。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将要结束时,笔者播放了满文军的《懂你》。在动人的乐曲声中,学生个个情不自禁,有的甚至泪流满面,因为他们由人及己,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呵护。这一切默会知识的外化,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全方位的强烈冲击,增强了对英子父亲的爱以及天下所有父爱母爱的感悟。
  如表演。学生喜欢表演,也爱看别人表演。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使原本隐藏着的默会知识外化,从而让学生对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加具体真切的感悟。如笔者上《皇帝的新装》,让五六个学生参与表演。学生平时通过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介,接触过相关信息,知道皇帝如何昏庸、大臣如何阿谀、骗子如何狡猾、小孩如何天真,也知道一些欧洲宫廷穿着打扮、言语交谈的风俗习惯。这些默会知识在整个表演中得到了合理呈现,即有效转化为显性知识,不但使表演者自身,也使欣赏表演的同学一起获益,提高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水平。
  3.综合实践
  为了激活学生的默会知识,使默会知识得到运用和充实,教师应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默会知识得到更多学生的分享;通过合作,默会知识实现不同学生之间的迁移;通过实践,默会知识得到普遍的验证和利用。默会知识理论告诉我们,活动式教学同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同等重要,再好的讲解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也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默会知识。
  比如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并以课件形式展示成果。看了学生上交的作品,笔者不得不佩服学生广博的知识和出众的能力,也切实感受到默会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感受到综合实践对外化默会知识的重要性,感受到默会知识对促进显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中,学生优势互补,各显所长。有科学知识广博的,有人文知识丰厚的,有善于网络检索的,有善于组织剪裁材料的,有善于制作多媒体的,有善于人员调度的,这些在一般学习条件下很难得到外化的默会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合作实践,小组成员原先的不足也得到了有效弥补和改善:本来偏重科学知识的,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传说;本来只会书面阅读的,也懂得了如何利用网络搜寻信息;本来默默无闻的学生,竟也指挥若定,体现出了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默会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使默会知识显性化,从而得到运用的过程。教师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默会知识显性化的途径,提高学生语文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