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的编写和思考

作者:隆 林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的高中新课标公布,新一轮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大幕拉开了。依据高中新课标的精神,语文出版社编写、出版了一套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在几年的编写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思考了一些问题。下面主要就必修课教材的编写谈几点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要勇于创新
  
  编写新教材,不能墨守成规。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有哪些突破呢?我们认为是新课文的开发和编写理念的创新。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选文的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材的质量。语文课程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教材的时代性。能不能开发出新课文,是编写课标教材面临的一大课题。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化,语文教材应该适应这些变化。选文几十年不变,是不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选文的开发过程,就是用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成果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是进一步挖掘其精华的过程,也是用新的理念对文本进行新的解读的过程。以往的语文教材,不少课文内容陈旧,甚至留有明显的旧时代烙印,面对新世纪的青年学生,确实很不适宜。改变教材选文陈旧的局面,努力开发新选文,使教材选文与时俱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课标教材编写者的责任。事实上,我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累,以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也为开发新课文提供了可能。语文版的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共五个模块(一个模块一册书),总共80课。我们推出的新课文占50%以上,其中现代文占70%左右,古诗文占30%左右。推出的新课文,如《落日》(朱启平)、《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寂寞》(卞之琳)、《铸剑》(鲁迅)、《跑警报》(汪曾祺)、《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昆)、《邻居们》(老舍)、《巨翅老人》(马尔克斯)、《荣誉与爱荣誉》(罗家伦)、《与高司谏书》(欧阳修)、《古瓷器》(兰姆)、《论修身》(《论语》)、《祸兮福兮》(《老子》)等,应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肯定,专家评价这套教材“特别着力于新课文的开发”,“选文多为名家经典之作,具有典范性,内涵丰富,文字精美,为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
  过去常说教材是教之本,其实教材也应该是学之本。为此,我们做了大胆的改革——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进教材的编写。这主要体现在:杜绝先入为主、预设框框,不设单元说明和课文提示;注重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设置简单的一问一答的练习和唯一答案;在课后练习中开辟“拓展·应用”栏目,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多学科的联系;安排“链接”的内容(每课后有“相关链接”,每单元后有“单元链接”),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野广阔、内容扎实、可读性强的佳作作为助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每个模块都精心编排多幅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联想和想象;“表达与交流”部分,淡化相关知识的介绍和系统的训练指导,引导学生去讨论、认知、模仿、实践,以切实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探究性学习”的专题,引导学生在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编写高中语文课标教材,需要创新和突破,但不应该对以往的教材全盘否定。语文教材应保持相对的稳定,应继承以往教材中好的东西,把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合理的、有效的东西保留下来。一部好的教材,应该是几代甚至许多代教材编写者编写经验的积累和编写智慧的结晶。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其框架结构采用的是文选式,是按文体组元、混编型的。这种框架结构是对传统语文教材编写经验、编写方法的合理继承。
  从南北朝时的《昭明文选》到清代的《古文观止》,从上个世纪之初的《蒙学读本》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语文教材,把选文作为课文,是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种传统。以选文为依托,以阅读为主线,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产生了按单元组合文章的编写方式,其后,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按单元编排的。其中,有的按主题组元,有的按文体组元,有的按技能组元。按主题组元,有利于克服过去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技术化”倾向,但也可能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集中指向人文话题,有可能把语文的工具性抹杀、淡化。按技能组元,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偏重知识系统和技能的倾向,而把人文性淹没、遮蔽。按文体组元,则可以避开以上两个弊端,较充分地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文以载道,作为“道”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等可以借助恰当的文章形式得到充分体现。再拿课程内容的组合方式来说,有的是分编型,有的是混编型。我们认为,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性学习”等内容混编在一起,把读写听说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给教学提供很多方便。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框架结构是符合语文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是广大师生熟悉并接受的。
  
  二、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应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认为,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定位。工具性包括知识、技能、方法,人文性包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只有二者统一,语文课才姓“语”,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才能名副其实地称为语文教材。
  在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在教材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选文和练习的设计上。在选文中坚持“文质兼美”的标准,我们认为就是坚持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不作赘述。我们主要分析练习的设计。
  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理念和编写者的倾向。以往教材中有的练习太偏重工具性。比如有一篇议论文的课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是用什么作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的?请举出一二个例子加以说明。
  2.标题是政论的眼睛,是政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想一想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3.本文在论证中较多地采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请各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4.文章中不少地方用了文学手法,比如:文章的倒数第三段中写道:“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只好挟起皮包走路。”这一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司徒雷登带着强烈的失落感和惨败的心境离开中国的神态。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二个例子并仔细体味。
  5.请说说学习本文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摘自高中《语文》第三册《别了,司徒雷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不难看出,这里存在着明显的偏重知识、追求知识系统的倾向。我们在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中,怕走回只偏重工具性的老路,结果又出现新的偏差。比如我们在初稿中曾设计过这样的练习题: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请查阅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有关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第二册《苏格拉底之死》)
  2.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有着系统的革命思想。从他对自己革命经历的回顾中,你有没有领会到他的一些革命思想?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第二册《我的回忆》)
  3.试通过比较法国和德国的语言政策,说说我们对待外来语应采取一种怎样的正确态度。(第三册《双语言时代》)
  这是语文题吗?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都不禁连连摇头。只注重工具性不行,只注重人文性同样不行;工具性不能代替人文性,人文性也不能代替工具性。二者的关系是“统一”,而不是“合一”;是渗透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弄成两张皮,或生拉硬扯地往一起捏合,或把人文性弄成“标签”,都是不足取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