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青春之语文宣言

作者:王 君




  个人简介
  
  王君,33岁,现任教于重庆外国语学校。曾被评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教师和教改新星,四川省优秀班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2003年被破格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各级主要语文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上百篇,并出版语文教学专著《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
  
  教育观点
  
  一
  青春之语文,致力于语文教师青春活力的保持。
  在所有学科中,有哪一科能比得上语文丰富多彩?语文教师,更有可能成为这样一种人:他博览群书,学识广博;他胸襟开阔,精神强健;他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在他看来,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增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同时都保持人性的纯真。语文于教师,应该是一道进入高尚生活境界的不二法门。
  青春之语文,关注对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
  青春之语文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尊重青春、关怀青春、发展青春。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独特新颖的教学视角、关怀自我和他人的温柔情怀。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得到抚慰,才智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迎着语文教学的春风释放生命激情,享受成长的快乐。
  青春之语文是一种学习的信念。
  在不同人的心中,语文是迥异的生命符号。于范进,语文是求取功名的工具;于鲁迅,语文是透视民族劣根性的放大镜……而在我们21世纪的青年学子和教师的心中,青春之语文是一条绿色通道,引领我们去发展智慧,塑造心灵,走向幸福生活。
  因此,这些年来,我和学生吟诵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语文天地,在“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激励中叩响探究之门,在“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中领略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不相信我们只能做应试机器上一枚生锈变形的齿轮,我们努力寻找着突围的出口。
  青春之语文是平凡和坚韧中的历练。
  生命的表现形态往往是琐碎的,这琐碎天天都在销蚀着理想的热能。而青春之语文,就是让我们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每一天,不断从生活中酿造出甘甜的精神之酒。
  因此,这些年我的语文课不仅仅上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也上在艰难的野外跋涉中,上在震撼人心的盲人学校里,上在风雨无阻的跑道上,上在天天关注的新闻联播中,上在日日扣人心弦的即兴演讲中,上在每日一句的唐诗宋词中,上在泪湿青衫的家长会上……
  我告诉孩子们:三点一线,步履匆匆,学习难免辛劳而乏味。但是,一年有四季,阳光有七色,简单是最本质的美,朴素是最本质的真。体悟简单,诠释朴素,人生就会充盈而丰满。在繁忙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之余,我坚持记下了近百万字的语文教学手记和班主任手记,而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文字辑录了厚厚十几本“成长心语”。当我们对生活的品味细腻起来,对思想的提炼自如起来,当我们在日积月累中享受到语文的丰厚内涵时,语文学习便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绝不随波逐流,锤炼平淡,打磨平凡,平中见奇,涵养真爱。
  
  二
  青春之语文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
  我们应该建构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课堂。这种语文课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积习,它以新颖的构思、大胆的尝试带给学生惊喜,让语文学习在一种愉悦活泼的状态中进行,让学生被语文课堂深深吸引。
  这种创新,来源于教师对语文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教师对各种语文元素的巧妙应用,体现了这样一种信念:我的语文课是灵动的,飘逸的,出人意料的,无可复制的,又是不离开语文教学宗旨的。
  第二层:在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创新。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显语文课堂的本色。
  这种课堂教学创新,首先来自教师自身对语言的独特感悟。文本就像大海,教师要有阅尽沧海的勇气,要以自己富于个性美的语言去全力遨游,引导学生培养青春的思维和语感。
  第三层:在真诚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
  青春的语文课堂要超越“循循善诱”的教学习惯,要警惕高度控制的课堂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要让学生的最初认知成为推进课堂的原动力。
  在青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智慧必然进行着交锋、碰撞、融合与升华。教师严谨地反思和探索,学生自由地批判和创新。在这里,没有思想的霸权,没有行为的专制,没有禁锢的苦恼,没有自我迷失的陷阱,没有异化的“塑造”和“培养”,只有生命的真正成长。
  
  教学实录
  
  写作,开掘一条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
  
  我想讲述一个让我无法释怀的写作教学案例。不经意间,我和孩子们在举步维艰的初三应试训练中,居然实现了突破:这是一次完全由师生情感推动的写作实践,这是一次完全没有虚伪套路的写作实践。
  
  一、缘起
  第三次月考就要到来了,为了鼓舞孩子们的斗志,我天天在他们面前念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批改学生练笔的时候,我读到了一篇日记,题目叫做“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作者是张慰慈。我先是坐在座位上捂着嘴笑,但看着看着,眼泪突然就涌出来了。我拉开教室的门,躲到走廊上去,任泪水肆意地淌过脸庞。这篇日记中有这样几段:
  老师讲过一句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但我觉得这句子根本就是有问题的。比如现在,我就想接上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黑了眼圈。”
  樱桃漂亮,芭蕉也漂亮,但是黑眼圈就不那么漂亮了。想来也是,最近起早贪黑,上床时是极困了,起床时则是困极了。感觉起床铃声响起的时候似乎根本还不曾睡过。再加上窗外黑茫茫的一片,我天天都怀疑学校的铃声是不是搞错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我能用它来干什么?
  这篇日记短小质朴,小作者那双迷茫而疲惫的眼睛和痛苦无奈的质问,深深地触动了我。初三毕业班,教师和学生都喘不过气来了。那天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班主任手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按照常规的做法,我把这篇日记贴在了网上“写吧”的班主任随笔专栏之中。很快的,不少会员留了言,且都写得率性真诚,让我不能不为之心动。——于是,我们有了两节作文连堂课。
  
  二、概况
  第一节课,我没有提任何写作的要求,也没有提任何写作的技巧,我只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并让一个平常朗诵最棒的孩子来诵读。
  材料一:张慰慈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
  材料二:王老师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
  材料三:网络留言多则
  材料四:小说《准高三时代》
  这堂课不需要发言,只要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教室里沉重的唏嘘声不断,无数若有所思的眼神向我传递着渴望表达的冲动。
  第二堂课的交流讨论比我预想的还要热烈。关于“黑眼圈”的各种讨论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不能不为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而震惊。下面简要摘录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主要观点:
  第一类:我听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焦灼。
  ——我们现在学这么多干嘛?莫非以后喝水时,还会想到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我在坐电梯时,还会在心底默默地画着它的受力分析图吗?在商场买东西,东比比西看看,还会把二次函数搬出来算算?分数和排名是黑眼圈的黑色之源,它见证了我的一切心酸和痛苦。我在青春的流失里换回一分两分的提升,我值得吗?(周治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