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巧用换词法教学诗歌

作者:赵轶梅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品味意境,感悟诗情。这只能在反复朗读、涵泳的过程中实现。如何指导朗读和涵泳?笔者以为,“换词法”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良方。
  
  一、换词促美读
  
  学生初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读到“然后我死了”一句时竟然有人发出了嬉笑声。我请那位同学起来读诗篇末尾的日期“1938年11月17日”,让大家谈谈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想想该不该笑。
  生:那是抗战初期,日本已经侵占了东三省,还侵占了华北一大片地区。我国处于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生:好像有这样一句话,是爱国学生说的: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师:看来你的历史学得不错!那么这只鸟为什么不去“婉转”地歌唱,而是“嘶哑”地歌唱呢?
  生:这只鸟是诗人的化身,诗人不断地歌唱、呐喊,累得喉咙嘶哑了。
  生:诗人太悲痛、太愤怒,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所以嘶哑。
  生:因为“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诗人忧国忧民,泣不成声,只能嘶哑地歌唱。
  生:“婉转”是用来歌唱春天,表达愉快心情的,而诗中的感情是沉重的、悲哀的,用“嘶哑”更合适。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笑着读这首诗?能不能用“婉转清脆”的声调来读?
  生:不能,应该满怀悲愤,用低沉、压抑的声调去读。
  师:对!那就让我们用这种声调来朗诵这首诗!
  ……
  师(提问最初发笑的男生):你刚才读得非常投入,非常好,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的吗?
  生:我听到大家的发言,就觉得怒发冲冠、热血沸腾。我读到“悲愤”“激怒”的时候,就恨不得咬牙切齿、拍案而起!我很惭愧,开始我还笑。
  师:不知者无罪!现在你懂得为什么“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了吗?
  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诗人对祖国大地满怀深情,无比眷恋,死了也决不离开祖国的怀抱。
  师:对!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热爱生活,应当歌唱和平、捍卫和平!下面请大家模仿老师把“嘶哑”换成“婉转”的方法,将诗的前六句画线词语改成歌唱美好今天的词语。
  (学生动笔,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最后定稿如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婉转的喉咙歌唱:
  这鲜花盛开的土地,
  这永远流淌着我们的欢乐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拂着的清新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喷薄而出的朝阳!
  (分成男女两组,男生读原诗,女生读改后诗,读完后男女生互评。)
  师:我看到男同学好像都变成了诗人,一个个眼含泪水,满怀深情;女同学都变成了播音员,一个个面带微笑,歌唱着我们的新时代。好!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今天的收获:怎样才能把一首诗读好读美?
  生:要设想回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设身处地地体验诗人的感受,把自己当作诗人。
  生:要展开联想,想象诗中的画面。
  生:心中要有激情,脸上要有表情,声音才有诗情。
  师:说得太好了!诗歌要美读,就是要读出韵味,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二、换词抓意象
  
  教学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在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了解诗作背景、初步把握了感情基调以后,笔者抛出了换词问题:诗人写景,为什么偏偏选取了“杨花”和“子规”?老师把它换成“牡丹落尽鹦鹉啼”,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初闻一片茫然,接着开始小声品读、比较,一阵议论过后,纷纷发表意见。)
  生:牡丹是国色天香的富贵之花,鹦鹉是养来消遣、休闲的鸟,都给人华丽、安逸的感觉,这与诗人要表达的“愁心”不协调。
  生:诗人写景都是为了以景衬情,杨花漫天随风,好像被贬谪的友人身不由己,漂泊天涯;子规的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暗含着诗人对朋友无辜遭贬的同情。
  师:说得太好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杨柳”是一个象征离别、寄托离愁别绪的典型意象,人们自古以来就有折柳赠别、见柳伤别的传统。比如《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你们还知道哪些借杨柳表达离情的诗句呢?
  生: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
  师:暂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请课下收集整理到自己的摘抄本上。下面我们接着要说的是“子规”。“子规”又叫杜鹃,传说古代的蜀王杜宇,又叫望帝,退位以后化为杜鹃鸟,大声啼叫,劝告继位者体恤百姓,以至于叫出血来,把满山杜鹃花都染红了。因此,“子规啼叫”“杜宇声声”“杜鹃啼血”就成了诗人笔下表达哀怨悲愁的意象。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现在,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看看有什么新感受?
  至此,学生从换词的对比、意象的联想迁移中完全领会了诗情,并深刻地理解了“境由心生,象由意生”,意象的选择是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的。
  
  三、换词品意境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理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一名句遣词写景的妙处,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运用换词法,有意开展了一场师生辩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师:同学们,读罢小令前三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你感受到潼关一带的景物特点了吗?
  生: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山川雄伟,地势险要。
  师:不错!潼关是三秦要冲、古都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你觉得诗中哪些词用得好,最能表现这个特点呢?
  生:“聚”和“怒”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把山、水都写活了。
  师:用了拟人手法就算好吗?那么,我把它换成“峰峦含情,波涛含笑”,好不好呢?
  生:当然不好。
  生:老师,你改词以后不押韵了!
  师:噢,你注意到押韵的要求了,很好!不过难不倒我,“峰峦含情,波涛含笑,山河表里路迢迢”不就行了吗?
  生:“含情、含笑”太温柔了,不能修饰高大险峻的山峰,不能体现潼关的地形特点。
  师: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不过,高大险峻就不能“含情”了吗?泰山够高大了吧?不也勾起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吗?
  生:老师,您刚才讲过,诗人生活在元朝,元代统治暴虐,不得民心,所以灭亡较快,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中最短命的。再加上写这首诗时,当地发生了一场大灾,“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流民遍野”,看到这样的惨状,诗人还能笑得出来吗?
  师:我说的是“波涛含笑”,你说的是诗人不能笑。
  生:老师您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波涛如怒”不仅写黄河波涛汹涌、水势险恶,还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像河水一样心潮起伏,满怀悲愤不平之情。
  由以上几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诗歌教学中,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典诗词,巧用换词法,均有助于激发学生咬文嚼字、探究诗意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中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从而逐渐学会赏析诗歌的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