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作文教学:培养素养,重视“下水”
作者:蒋 平
蒋平,1966年12月生,19岁登上杏坛,现为中学高级教师。指导高考,成绩出色。曾参与“基础教育与人的社会化——柯桥教育实验”研究,负责主持市级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道德教育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曾被评为浙江省教材试验先进个人、绍兴县教坛新秀及优质课教师。发表教研文章近二十万字。
作文教学观点
在语文教育上,我更多地注重文化的建构与创造。历史、文化、语文,归根结底与人有关,是人的精神的外在形式。人成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唤醒、推进与拯救。基于这种认识,我尝试着对语文进行建构与创造,在教学上进行创新,追求“活的语文教学”,构建一种“幸福人生的语文教育”。
当下,作文教学的随意性较强,虽然语文教材中已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性比较强的作文教学序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课时紧而不能到位。另一方面,教作文已变成了“叫作文”——叫学生作文,学生往往兴味索然。加之写作是最难一下子出效益的,所以很多学生弃而不写,如果要写也只是编造应付。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作文与做人是统一的,作文需厚积薄发,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生命主体体验的过程。作文与人的素养之间存在一个必然联系,从本质上说,“人”决定了“文”。
作文中的景、物、人、事等都是作者主体深刻认识、体验的结果,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能够与自然、人生、文本……对话,从中发现诗意,要在努力培养人的语文素养上下工夫,处理好“立人与作文”“生活与作文”“阅读与作文”“思维与作文”“语言与作文”等关系,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写作素养上我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
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从而提升写作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坚持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渗透写作,读写结合,积累精彩的文本语言。如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思路层次,并借鉴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教学《说木叶》时,我让学生借鉴文中“不断追问,不断答疑,环环相扣”的方法写篇散文,效果不错。
在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让他们发现文本空白,进行建构。如在学习《药》时,我问学生:“如果你是夏瑜,面对如此愚昧的群众,心里会怎样想?把它写成一段话。”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综合性学习,从而提升写作质量。如对古典诗词进行二度开发,进行再创造;又如对越地的民居文化、人文山水进行探究,写分析报告、调查感言等。
利用多种资源,充分落实教材中的序列化写作专项练习。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4年)的诗歌创作,我引用了泰戈尔《尘埃集》中的诗:“墙缝里长出一朵花,/无名无族,纤细瘦小。/林中的诸花齐声嘲笑,/太阳升起对他说:‘兄弟,你好!’”(《宽阔的胸襟》)“苍苔昂起头说:‘池塘,记住,/我又赐给你一滴清露。’”(《恩赐的高傲》)“‘谁来继续尽我的职?’夕阳高声问。/沉寂的世界如静画一帧。/一盏泥灯奋然答道:‘大神,/我愿尽力挑起你的重任。’”(《承担责任》)这些诗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阅读名著、美文欣赏与摘抄中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强化写作基本图式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师生共同读书、交流、讨论。
教师多写下水作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进行具体指导。叶圣陶先生在《答梁伯行》中说过“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教育与人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所以我也以天真之心为诗为文,给学生示范,在评析诗歌创作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诗出示给学生看,如《咏石榴》:“因为好奇,/我打开了一扇窗户。/那温暖的阳光,/唤醒了我的一切,/却又怕被瞧见我的心,/我只得羞红着脸。”然后请同学们来评议,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作文,是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的。在给学生作示范方面数理化老师比我们有优势,他们能直接进行演示,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学生也往往亲其师乐其学,爱屋及乌。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自己喜欢写作,有创作上的体验,那么上起作文课来,自然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共鸣,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试想如果连语文教师自己都不喜欢作文,又拿什么感染他的学生呢?
因此,在我的“借具体的象来表达情理”这一实践中,既有学生的写作实践,也有我的示范作文。我注意用自己的下水作文去唤醒学生的意识,去感染学生。尽管我的作文可能也很稚嫩,但是我的真诚表达使教学有一种亲切感。
从课堂上学生写语句与段落的情况看,学生语言的生成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充满了个性与诗意。我又把教学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构思创作散文,也取得了成功,出现了一批相对优秀的作文,如马亚男的《情牵银杏》、周峰的《含羞草的再生》、朱镇峰的《地衣》、冯燕娜的《艾蒿青青何处寻?》等。
学生成长了,教师也必然要成长,师生共享教育资源,社会与家庭也共享教育资源,并且进行了文化的建构与创造。我们总不能一辈子在读他人的作品中度过,我们还要有自己的独创,要自己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精神体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深刻地体现着教育的幸福价值。
教学实录
借具体的象来表达情理
一、背景说明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经典散文,学习完这些散文后,学生想写作散文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在表达时比较直接,不够形象具体,缺乏创新与个性体验,因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借具体的象来表达情理”这一做法,具有指导价值。文学,尤其是纯文学的特质是诗性的,故从诗与散文的联系上来看,从诗切入来引导学生发现散文写作的一个规律——借具体的象来表达情理,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写作,合乎情理。
二、过程描述
课前准备时,让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和印发的资料——《〈余光中散文选〉自序》。
板块一:引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思考
散文是对外部世界的重建,又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重建,唯有充沛的心灵,才能建构丰富的外部世界。文学是美的,我们学习文学、热爱文学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存在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当大家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的时候,怎样来表达呢?
教师以此引入课题——“借具体的象来表达情理”,并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散文要创造一种意境,借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情理;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并体会散文语言的“寄言”特点。
板块二:认识、建构散文方式
教师启发学生认识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本质联系:诗是散文的缩微,散文是诗的具体化,一切文学都有诗的特质。
教师出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柏拉图的《咏星》:“你看着星么,我的星星?我愿为天空,得以无数的眼看你。”然后引导学生扣住诗的主旨与意象来探究,并进而归纳出写法之一:化景物为哲理。
教师再出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日本近代诗人和泉式部的短诗:“心里怀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体出来的梦游的魂。”然后引导学生解读诗句,围绕诗的主旨与意象来展开,《我爱这土地》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诗人借这只鸟的形象来表达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日本诗人的诗则是借萤火与梦游的魂来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由此归结出写法之二:化景物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