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如何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作者:琚亦素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使学生敢问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扮演着权威、严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板着脸孔说教,课外则与学生保持着距离,学生一见到老师,就莫名地紧张。学生天生好问,要让学生敢问,首先必须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消除他们在教室中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平等对话,教师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学生的心情才能愉悦,思维才能激活,个性才能张扬,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答。
在上海东格致中学刘大年老师的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他提倡孩子“出声说”,即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在紧张兴奋的思维中把答案情不自禁地说出来,不必拘泥于课堂纪律。这一激活学生思维的举措,使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光芒四射,而不至于因为这样那样的禁忌而稍纵即逝。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乐问
1.强化主体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让他们有强烈的自主选择的愿望。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余映潮老师就始终追求一种学生充分活动的高层教学境界,始终关注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比如学习《口技》,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要抓住一个‘善’字,针对课文内容,用‘善’这个词来造句,造出的句子越多,你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就越深刻。比如说,‘善’在‘遥闻’一词,它写出了深夜的寂静,写出了口技声音的由远及近;‘善’在‘深巷’一词,它写出了‘犬吠’的回音,表达了口技的高超。”在余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善”在声音有大有小,“善”在声音有远有近;有的说“善”在声音有疏有密,“善”在“伸颈”一词写出了宾客在听表演时那种惊愕好奇的神情;也有的说,“善”在全文通过听众的种种反应来衬托口技之精湛。
2.采用激励手段。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给予积极评价,营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生理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内部的创新动力。
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的末尾,我要求学生大胆质疑,一学生脱口而出“鲁提辖为什么不报官,而要自己去打镇关西”,问题一提出,全班寂静了十多秒钟,然后就听学生小声回答:“那是因为报了官也没有用。”我异常兴奋地赞赏了那位提问的学生,同时也表扬了那位回答的学生。然后,全班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提出了一个个更加深入的问题。我继而要那位小声回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他说:“报官没有用,因为旧社会官官相护,包青天为何历来被赞颂?是因为清官太少了!”另一位学生紧跟着说:“《杨乃武与小白菜》中写老百姓哭诉无门,有冤难申,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一看火候已到,就不失时机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鲁提辖不报官而自己去痛打镇关西,体现了他粗鲁、疾恶如仇的一面,换一个角度,从当时社会来看,又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多方引导下,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样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正当师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中时,又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现在社会上老百姓办事情,总是想方设法拉关系。比如调动工作吧,我的阿姨在山区信用社工作了八年,想调到城里,结果托了好几个人,转来转去花了好多钱才调成功,大人们坐在一起总说,这世道没有关系根本别想走一步,这是不是也说明社会黑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这时纷纷发言,大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对学习、生活中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指出现在社会上是有丑恶现象,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且国家正在痛下决心惩治腐败。学生听了,一脸满意。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善问
于漪老师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很好。她认为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提有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当学生的提问有进步时,老师再拓宽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阅读的课文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步步引导、持之以恒,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可大大提高。开始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入门的方法。
1.指导学生就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章的重难点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能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总是选择某些部分作精细阅读。围绕主旨质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上。如阅读《故乡》时,由于篇幅较长,教师有必要把阅读关注点聚集到涉及文章主旨的段落上来。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与中年闰土重逢时和离开故乡时的不同心理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段落的研读,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全文的主旨。
2.指导学生从文章矛盾处提问。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思。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种矛盾有时产生在作者客观的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了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破译弦外之音。学生研读后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由此展开对孔乙己死因的探究,再进而过渡到对全文主题的探究,所以这个看似矛盾的叙述是指导学生探究课文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提问的落脚点。
3.指导学生就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阅读时要把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就会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阅读《行道树》,我们可以着力指导学生重点把握“神圣”“痛苦”“忧愁”“快乐”“深沉”等词,进而领会全文的主旨。阅读《紫藤萝瀑布》时,“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较难理解,许多学生针对此句问“花和人遇到了什么不幸”“人生短暂,怎能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可在此处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