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温故知新 推陈出新

作者:饶杰腾




  近读《费孝通在2003》一书,特别是书中《文化自觉——传统与现代的接榫》一文,尤受启发。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不仅仅是‘除旧开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也同时继续并更新了‘传统’。”对此,书中另一处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从‘今天’是可以推测‘昨天’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人们一般不去关心这个时间概念——我们说昨天已经过去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觉得‘昨天’并没有走,今天有昨天的‘成分’在;就像昨天的‘我’还留在今天的‘我’里,可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变化,又不同于昨天的‘我’了。这种看法,是把‘事物’看作是不同时间上变化的集合体。”
  按照这种看法来考察当下的课程改革与实验,就可以发现“今天”和“昨天”的“继续”与“更新”。以语文课程改革为例,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新课标”)颁行,首次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及相应的“教学建议”。此前,即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首次从“教学原则”的角度,把百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如果把“昨天”和“今天”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窥出“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从1996年的大纲与2001年的新课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轨迹,以及经传承和更新所达成的基本共识。
  学习本族、本国语言,要遵循本族、本国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母语的学习过程自然表现为可区分的阶段性。纵观1922年新学制颁行后历次的语文(或称国语、国文)课程(或称学科)的课程标准(或称教学大纲),小学阶段有以下三种划分:
  六分法(按学年分)1923年。
  三分法(低、中、高)1929、1932、1936、1948、1992、2000、2001年。
  两分法(初、高)1941、1956、1963、1986年。
  根据80多年来的发展趋向,“两分”与“三分”的共同点是把五、六年级视为“高级”;相异点是一至四年级,即“初级”是否分为“低、中”两级,而成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划定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当下要深入研讨的问题有四个:一是“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的质的规定性,二是“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的质的规定性,三是前二者之间有无区别,四是“第一学段”至“第三学段”(小学)和“第四学段”(初中)的区分和联系。以上四点可以图示如下:
  
  
  上表说明,“第一、二学段”与“第三学段”、“第一、二、三学段”与“第四学段”的区分度应有所增加而呈现质的不同。
  但是,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却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以“识字能力”的培养为例:
  第一学段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四学段 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表面看来似乎有“序”:从“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会使用字典、词典”到“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到“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何谓“独立识字”?“初步的”和“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的标准是什么?至于“查字典、词典”是不是“独立识字”的唯一条件,“能用”“会使用”和“能熟练使用”的标准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很难把握的。
  作为教材主体的教科书,要准确、全面地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乃至于思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编撰,要坚持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的原则,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不同阶段以及阶段间的关系)。语文出版社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S版”)在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科书(1986年秋开始使用,80年代末出齐,1992年审查通过,后又作了全面修订。以下简称“注·提”版)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汲取传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努力构建小学语文教科书体系,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
  
  一般说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和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族、本国和外国语文课程的不同在于,学生是在本族、本国的语言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的,学龄前就不同程度地有了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入学后,依然在此基础上、在此环境中学习,并在新的基础上,保持可继续发展的态势。
  本族、本国的固有文化积淀在言语和语言里。学习本族、本国语言,从根本上说,是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浸染。199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0年修订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颁行的新课标仍然沿用。“文化载体”所“载”的文化是学生应当学习的。“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必须注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适应时代潮流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同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高中新课标改为‘多元文化’)”,以扩大视野,汲取营养,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求得传统的更新。
  我国历来的语文教科书,尤其是“文选”部分,非常重视文化,特别是本族、本国文化的积累。早在1941年,《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就作出了系统的安排:
  
  
  当时教科书文选的内涵,初级小学按生活领域,由个人、学校、家庭、乡土、民族国家以至于世界人类逐步扩展;高级小学则按常识分,有公民、历史、地理和自然等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虽然艰难曲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贯串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革新。于是必须研究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探讨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并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作出合理的安排。
  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入选的文章要经过严格的文化选择。S版根据这一原则所采纳的古今中外的作品,凡367课,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入选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几乎涵盖了中国的整部历史,从盘古、女娲、炎黄到林则徐、邓世昌,自上古以至于清末,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等领域,无不表现出浩然正气、坚韧意志和聪颖睿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语故事更多的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S版又以《十二月歌》为引子,系统全面地介绍“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历。此外,《家》描绘了蒙、维、藏、傣等族家居建筑特色,描述了各兄弟民族的传统与风俗。同时,选入大量古典诗词和重点的长篇名著片段,又以相当篇幅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为孩子们打下扎实的精神底子。
  第二类是关于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入选的外国作品(译作)41课,有关外国生活内涵的27课,两者共占全部课文的18%强。采用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能理解而又需要的。如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和意大利的亚米契斯的作品就颇为典型。
  S版教科书的文选按主题或体裁组成前后照应、逐层加深的单元:
  
  综观以上图表,S版在课文的选取和编排上呈现的特点有:
  第一,在人文精神的培育方面,各学段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渗透,逐步扩展和深化。第一学段侧重爱心的培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第二学段侧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诸方面,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第三学段侧重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价值观的教育,并全面提升自强、仁爱、诚信等方面的素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