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名师的美声阅读和阅读教学效应举隅

作者:张正君 张颜勇




  所谓“美声阅读”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要读得正确,即读音、断句准确,不添字、漏字;其次,要读得清楚流利,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宜,语调和谐,语气贯通;第三,要读得感人,能根据文章的风格特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旨趣,在阅读中体现文章的风格和旨趣,或理直气壮,或发人深思,或娓娓而谈,或感人肺腑。美声阅读与一般有声阅读的区别在于读者要读出作者的风格和旨趣。叶圣陶先生认为,如果学生掌握了美声阅读,就会终生受用不尽。
  美声阅读是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师语言、文学以及个人气质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在美声阅读中所展示的自信、激情和充沛的活力,会深深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创自己的美读风格,这对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非常重要。语文教改名师无不在美声阅读方面独树一帜。
  
  案例1洪镇涛:“个个都成了闻一多”
  
  有一次,洪镇涛先生教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前来听课的老师很多。上课了,洪镇涛指导学生朗读。他要求学生能像闻一多那样慷慨激昂地讲演。
  一位学生站起来,放开嗓门,激情澎湃地朗读起来,赢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洪镇涛也连连点头,夸奖学生读得好。他说:“不过还可以放开。放开了,还可以读得更好。闻先生在讲演时,不是激动得捶了桌子吗?李公朴这样的爱国民主人士竟然被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地暗杀,他怎能不气愤、不仇恨反动派?你如果也有这种愤怒的感情,也会捶桌子的!”
  洪镇涛声音深沉,情绪激动,显然他已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他决心通过讲演把学生带进那激动人心的、庄严的历史情境中去。
  “我来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
  只见他满脸义愤,犹如置身于几十年前追悼李公朴大会的情境之中,声音庄重,掷地有声:“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同时猛捶桌子)的!”
  课后一位专家深有感触地说:“这简直就是闻一多在讲演。最后一个‘长’字是从肺腑里喊出的,震撼人心!那落在桌子上的拳头,无异于千钧霹雳。闻一多先生那疾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在人们眼前浮现出来。全场肃然。”
  之后洪镇涛走出角色,回到现实,引导似有所悟的学生:“现在大家继续读这一段,读的时候要想象闻一多讲演时的情境。要知道,台下有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混在听众里面,他在面对面地痛斥敌人。你这么想着,就会情不自禁地要猛捶桌子。我希望听到大家捶桌子的声音!”
  同学们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几十位学生都进入了角色。
  “谁来读?”立即有七八位同学举手。
  一位男生站起来,他稚嫩的脸庞显出严肃的表情。他抛开课本,面对“观众”,话语越来越慢,激情越来越高,最后声如霹雷,随着“长”字的到来,只听“咚”的一声,结实的小拳头捶向桌面。同学们纷纷“登台讲演”,仿佛他们个个都成了闻一多。
  由此可知,学生“讲演”的过程,也是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要比泛泛地分析课文的效果好得多。
  
  案例2程翔:美读、品味——学生潸然泪下
  
  程翔主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教材保持感情距离,教师美声阅读的目的不是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而在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2001年暑假他在大连执教朱自清的《背影》,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庭困顿的写作背景,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品味文章蕴涵的父子深情,然后指导学生集体朗诵描写父亲过铁路买橘子的重点段落。经过层层铺垫,程翔再次美声诵读这个重点段落:“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程翔那深沉而浑厚的音质、抑扬顿挫的阅读旋律、高低舒缓的音调、富有真情的美声阅读风格,令座无虚席的礼堂鸦雀无声,台上学习的学生潸然泪下。他们为程翔老师的美声阅读所表达的父子深情而感动,为他的美读艺术所感染。流泪的学生也许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家境和身世,学生的泪水与数十年前作者的泪水流到了一起,这就是美声阅读的魅力所在。程翔的美声阅读所取得的熏陶感染的效果,是仅靠口头说教所无法取得的。
  
  案例3姚竹青的美读教学实验
  
  姚竹青称美声阅读法为美味朗读法或表情朗读法。他认为,学习美声阅读首先必须掌握一般朗读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对所选读的精彩片段,通过反复吟咏、品味,尽力读出情趣、读出声色,读到自己感觉到有美味、有情感,使自己陶醉其中。它要求读者“心中有作者,眼前有形象”,进入角色,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当作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美声阅读自然地流露出来。
  为了使美读多样化,姚竹青为学生设计了许多美声阅读的样式,如“宋世雄快嘴快舌美声阅读法”,指导学生模仿著名播音员宋世雄快速朗读,要求每分钟朗读300字以上,超过常规朗读字数的50%。姚竹青还指导学生将有声美声阅读和无声的体态语言相配合,达到美声阅读的特殊效果。如坐式美声阅读:要求学生模仿电视播音员坐着播音的形式;立式美声阅读:站立着有表情地朗读;漫步游动式美声阅读:像歌星唱歌那样,面向观众,边走动边朗读。
  为了开展美声阅读,姚竹青指导学生采用“活化”的方法,把教科书中的文章改编成小话剧、小哑剧、小朗诵剧、小报告剧、故事、对话和相声小品等,然后指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阅读,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改编工作由学生来做,两三人改编一篇,教师指导。“活化”后的课文再拿到课堂上进行阅读训练。姚竹青认为,活化教材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美声阅读训练的过程。下面是几则围绕“活化”教材进行美声阅读训练的例子:
  (1)课文:《七根火柴》(王愿坚)。活化教学设计:改编成小话剧,一人演卢进勇,一人演无名战士,一人旁白。旁白者解说背景和结局,以及中间的说明。道具:火柴。
  (2)课文:《苏州园林》(叶圣陶)。活化教学设计:两人对话表演在苏州园林里观赏美景,边看边谈,指指点点,赞不绝口。
  (3)课文:《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活化教学设计:先把课文改编成《卢沟桥和赵州桥兄弟俩的对话》,在课堂上,由两位同学,一位代表卢沟桥,一位代表赵州桥,登台辩论,比谁的优点多。兄弟俩都竭力夸耀自己,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由一位学生扮演茅以升老先生出面调解,使他们兄弟俩重归于好。
  (4)课文:《童区寄传》(柳宗元)。活化教学设计:用第一人称改编故事,由学生扮演柳宗元,登台给学生讲故事。
  通过上述活化教学课例,我们不难看出,姚竹青的美声阅读打破了只有文学作品才能美声阅读的成见。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文言文,通过活化教学设计,都可以进行美声阅读训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率。
  姚竹青指导学生在美声阅读时讲究仪态美和声音美,仪态美指学生美声阅读时头要抬高,背要挺直,并努力做出轻松潇洒的模样,让人感觉朗读者很自信、很有精神,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声音美指发音圆润浑厚,悦耳动听。课文中的寓言故事、童话、散文、小说、戏剧中的精彩片段都是学生美声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实践证明,美声阅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一种学生终生享用不尽的好方法。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美声阅读要和阅读教学语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教学语言可分为分析性教学语言和赏析性教学语言。前者主要运用于非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后者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如果说美声阅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美声阅读训练的话,那么阅读教学语言的科学使用则能加深他们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哲学、美学和情理方面的深思。如何科学地使用阅读教学语言,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